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化学辅导资料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 正文

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化学教案   阅读:8724
概要: 波尔认为在能量最低的轨道,电子运动可以看成是在“平地”上的状态,这时不会释放能量。一旦电子获得了特定的能量,它就获得了动力,向上“攀登”一个或几个台阶,到达一个新的轨道。当然,如果没有了能量的补充,它又将从那个能量较高的轨道上掉落下来,回到较低的轨道上。同时释放出相应能量,对应于其光谱线。而从第二个台阶下来,或者从第三个台阶下来放出的能量不同,也就对应着一根根不同的谱线。波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结构,扫清了原子稳定性的问题。六、结构决定性质[提出问题]研究原子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的原理。比如说,钠能与氯气剧烈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钠颗粒。为什么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该如何解释该反应的原理呢?我们首先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个反应。这个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每个钠原子一共有多少电子?为什么每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每个氯原子一共有多少电子?为什么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8电子稳定结构)元素的化合价和什么有关?现在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有关。大家有没有注意原子得失电子后体
高一化学教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标签:高一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波尔认为在能量最低的轨道,电子运动可以看成是在“平地”上的状态,这时不会释放能量。一旦电子获得了特定的能量,它就获得了动力,向上“攀登”一个或几个台阶,到达一个新的轨道。当然,如果没有了能量的补充,它又将从那个能量较高的轨道上掉落下来,回到较低的轨道上。同时释放出相应能量,对应于其光谱线。而从第二个台阶下来,或者从第三个台阶下来放出的能量不同,也就对应着一根根不同的谱线。波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结构,扫清了原子稳定性的问题。

六、结构决定性质

[提出问题]研究原子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的原理。比如说,钠能与氯气剧烈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钠颗粒。为什么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该如何解释该反应的原理呢?我们首先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个反应。这个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每个钠原子一共有多少电子?为什么每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每个氯原子一共有多少电子?为什么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8电子稳定结构)元素的化合价和什么有关?现在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有关。大家有没有注意原子得失电子后体积的变化?原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后体积变大,原子失电子变成阳离子后体积变小。为什么参加反应的钠原子和氯原子个数比是1∶1?

那么,如何解释镁和氧气的反应呢?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产物氯化镁化学式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是1∶2?

七、神秘的夸克

[介绍]其实,人类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仍在发展。后来,又有科学家提出电子等微观粒子就像光一样,既是一种粒子,又有波的性质,电子等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在核外运动像是一团带负电的云雾。

而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又分别由夸克构成。可夸克和电子就是基本粒子吗?它们会不会也是由其它更基本的粒子组成呢?

为进一步探求原子的内部结构,现在的科学家们又在使用着什么样的手段呢?由于我们仍然无法直接观察,那就只能通过“打靶”、“轰击”来改变对象的状态,再分析改变后的结果,以了解其更微观的结构。其实原理仍然类似于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只不过卢瑟福实验用的粒子源是天然射线。而要想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就需要速度更快、能量更高和束流更强的粒子,更快、更高、更强。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粒子呢?我们的旅程到底有没有尽头呢?

第3单元 课时2

认识原子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认识原子组成的符号。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核素、质量数、同位素的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原子核的组成;同位素等概念。

三、设计思路

本课时设计从原子相对比较形象、具体的“质量”出发,在学生了解原子的质量基础上,回顾上节课所涉及到的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实验,让学生推测原子核的电性,并与电子比较质量相对大小,使学生主动参与原子核的组成、性质以及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探讨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例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kg,即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沙子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提出问题]你知道C—12原子指的是什么原子吗?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原子核中又有哪些结构和性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原子核。

[提出问题]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怎样的结构?

[板书]

一、原子的组成:

中子

原子核

质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讲解]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的体积已经很小了,原子核在它里面,当然更小。如果假设原子是一个庞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则是位于场中央的一个小蚂蚁。

[提出问题]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它还显电中性吗?此时,它还是原子吗?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离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忽略电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什么是质量数?怎样简洁的表达原子核的构成?其含义是什么?

[讲解]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 X中Z表示质子数,X表示元素符号。如 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碳原子或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前面我们提到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C—12指的就是这种原子。

[板书]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过渡] “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在自然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氢原子:氕、 氘、 氚

质子数 1 1 1

中子数 0 1 2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原子核的组成不同)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的互称。

(学生阅读教材33页“拓展视野”)

[板书]

第二课时 认识原子核

一、原子的构成:

1.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

质子(带正电)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核外电子 (带负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在一个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化学辅导资料 - 高一化学教案
上一篇: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精选物理寒假单选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