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6.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www.kmf8.com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1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9.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下列服饰具有中西合璧鲜明特点的是( )
①列宁装 ②中山装 ③西服 ④旗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下列事件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①辛亥革命 ②新中国成立 ③改革开放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22.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自行车
23.有人写诗描述19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于上海的一种新事物:“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此器”应是( )
A.电灯 B.电报 C.电话 D.电视
24.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B.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
C.政府的提倡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
25.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蒸汽机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蒸汽机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蒸汽机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蒸汽机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第Ⅱ卷(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4道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5分,共50分。
(2)考生必须将所有题目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答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在其他位置上答题无效。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 ›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寒假作业
- › 高一历史寒假练习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 高一历史寒假基础练习题
- › 高一历史练习: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练习题
- › 高一历史练习: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一
- › 高一历史练习: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二
- › 高一历史练习: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三
- › 高一历史练习: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题
- › 高一历史练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选择题一
- › 高一历史练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选择题二
- › 高一历史练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材料题
- › 高一历史练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练习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