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历史辅导资料高一历史试题2017届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正文

2017届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历史试题   阅读:8860
概要: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20、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1、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④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宋教仁在1907和1908年的笔记中说“同盟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疑心疑德,余久厌之。”“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怀坦诚以待人,做事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
2017届高一历史期中试题,标签: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20、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1、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宋教仁在1907和1908年的笔记中说“同盟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疑心疑德,余久厌之。”“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怀坦诚以待人,做事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这段史料最能说明 ( )

A.宋教仁与孙中山的矛盾不可调和 B.同盟会内部对孙中山的领导地位不认可

C.孙中山的专断作风为革命带来隐患 D.同盟会内部分歧,组织涣散严重

24、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2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 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26、下列有关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为国民革命运动开始的标志

B.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第一次合作

C.国民革命军经过半年时间,势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7、中共的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井冈山创造了数个“第一”。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 )

A.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道路的起点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28、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是指(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D.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9、《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 )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30、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www.kmf8.com

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16分,第32题24分,共40分。)

31、材料一 国军一部分应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则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1937年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军作战指导计划》

材料二 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的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把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1937年8月25日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请回答:

(1)为实现材料一中“确保山西”“力保淞沪要地”的目的,国民党组织了哪些战役?(4分)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这些战役?(4分)

(2)材料二说明中共确定了怎样的抗战路线?(4分)为此,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洛川会议后是怎样实践上述抗战路线的?(4分)

32、最新一年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在1910到1911年,他们(注:指各省立宪党人,主张清政府立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坚持新的要求,当不能得到满足时,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 ——(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吾辈公决密谋革命……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云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历史辅导资料 - 高一历史试题
上一篇: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