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历史辅导资料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 正文

高一历史试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历史试题   阅读:8349
概要: 12. (2010?滨州模拟)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中国基本摆脱了外来经济的控制③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进步潮流④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解析:A 从火柴商标上的“救国”、“富强”和“中华民国利兴公司”等信息,可解读出①③正确,而②④明显不符合史实。13. 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B.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了纺织业发展C.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 继昌隆缫丝厂是这一时期民族企业的骄傲解析:A 图表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建立, B项不正确,当时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C项不正确,继昌隆缫丝厂设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项也不正确。14. 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
高一历史试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标签: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12. (2010?滨州模拟)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中国基本摆脱了外来经济的控制

③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进步潮流

④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A 从火柴商标上的“救国”、“富强”和“中华民国利兴公司”等信息,可解读出①③正确,而②④明显不符合史实。

13. 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C.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继昌隆缫丝厂是这一时期民族企业的骄傲

解析:A 图表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建立, B项不正确,当时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C项不正确,继昌隆缫丝厂设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项也不正确。

14. 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 )

A. 农民阶级B. 官僚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买办资产阶级

解析:C 该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排挤国货,可见受打击最大最直接的是民族资产阶级。

15. (2010?湛江模拟)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

A. 19世纪末期 B.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可比作树苗的春天;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可比作夏天;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打击日益萎缩可比作秋天;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可比作冬天。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业获得新生可比作新的春天。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材料二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以于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

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摘自《海关十年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2)上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请写出一个具有上述企业性质且符合材料一中生产方式的代表企业。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影响该种性质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掌握该性质企业的阶级力量具有哪些特点?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注:指日本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注:自称,即“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张謇说:“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人民之生活。”后又指出:“现世界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武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村工商部第一计划即立法。”

——《张季子九录》

材料三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兴办实业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张謇认为发展实业有哪些不利因素?

(3)据材料二、三,指出张謇为发展实业提出了哪些政策主张?

(4)张謇实业救国主张最终结局如何?试指出其根本原因。

通过阅读“高一历史试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试题”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相关推荐:

www.kmf8.com

上一页  [1] [2] 


Tag: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历史辅导资料 - 高一历史试题
上一篇:广东国华纪念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