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学即练】
1.把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一匀强磁场中,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各量间关系的是( )
2.有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方向就是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
B.B的方向与小磁针在任何情况下N极受力方向一致
C.B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
D.B的方向就是该处磁场的方向
3.关于磁通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所以是矢量
B.磁通量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
C.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为零,该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D.磁通量就是磁感应强度
4.请画出在图5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导线受到的 安培力的方向
图5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一、
1.安培力
2.左手 左 垂直 磁感线 电流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
二、
1.垂直 电流I 导线长度L FIL
2.特斯拉 T 该处的磁场方向 矢
3.匀强磁场
4.BIL
三、
1.乘积 BS 磁场 2. 韦伯 Wb
核心知识探究
一、
[问题情境]
1.不受
2.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安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
[要点提炼]
左 左 磁感线
[问题延伸]
右
二、
[问题情境]
1.不同,垂直时最大,平行时最小
2.只研究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的安培力
3.电场强度E;采用比值定义法,E=Fq;能 磁感应强度B,B=FIL
4.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5.F=BIL
[要点 提炼]
1.FIL 特斯拉 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
2.该处磁场的方向(小磁针N极指向)
3.每一点的切线 疏密程度
4.大小 方向 5.(1)BIL
三、
[问题情境]
1.(见课本)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我们把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的平面的面种S的乘积叫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在以后研究电磁感应等其他电磁现象时,常常需要讨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场及它的变化.
3.磁通密度是垂 直于磁场方向单位面积上的磁通量.
[要点提炼]
1.Φ=BS 垂直 3.韦伯 T•m2 4.ΦS Wbm2 NA•m
[问题延伸]
1.磁通量也有“正、负”,磁通量的正、负号并不表示磁通量的方向 ,它的符号仅表示磁感线的贯穿方向.一般来说,如果设磁感线从线圈的某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那么磁感线的反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就为“-”,反之亦然.
2.穿过这一面积的磁通量应为正、负相互抵消后合磁场的磁通量.
解题方法探究
例1 D [由公式B=FIL,把数值代入可以得到B=10 T,公式中B是与L垂直的,方向肯定不沿竖直方向向上,故选D.]
变式训练1 BD
例2 (1)0 (2)0.02 N;安培力方向垂直导线水平向右;(3)0.02 N;安培力的方向在纸面内垂直导线斜向上;
(4)1.732×10-2 N,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解析 由左手定则和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得:(1)因导线与磁感线平行,所以导线所受安培力为零.(2)由左手定则知:安培力方向垂直导线水平向右,大小F2=BIL=1×0.1×0.2 N=0.02 N.(3)安培力的方向在纸面内垂直导线斜向上,大小F3=BIL=0.02 N.(4)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F4=BILsin 60°=1.732×10-2 N
变式训练2 A图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图磁场方向在纸面内垂直F向下;C、D图电流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
例3 0.12 Wb
解析 方法一:把S投影到与B垂直的方向,则Φ=B•Scos θ=0.6×0.4×cos 60° Wb=0.12 Wb.
方法二:把B分解为平行于线圈平面的分量B∥和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分量B⊥,B∥不穿过线圈,且B⊥=Bcos θ,则Φ=B⊥S=Bcos θ•S=0.6×0.4×cos 60° Wb=0.12 Wb.
变式训练3 BS 12BS 0 2BS
即学即练
1.BC 2.BD
3.C [磁通量尽管有正负之分,但却是标量,A错误;磁通量等于平面垂直于磁场时磁感应强度与面积的乘积,则同一线圈在同一磁场的同一位置,因放置方向不同,磁通量不同,当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磁通量为零,故C正确,B、D错误.]
4.见解析
解析 运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的方向时 ,注意图形的转化,将抽象的立体图形转化为便于受力分析的图形.
运用左手定则时,无论B、I是否垂直,一定要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即为安培力的方向.
画出甲、乙、丙三种情况的侧面图,利用左手定则判定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kmf8.com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 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 › 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 › 高二地理练习: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青藏地区)
- › 高二地理练习: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西北地区)
- › 高二地理练习: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南方地区)
- › 高二地理练习: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北方地区)
- › 高二地理练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 高二地理练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检测题一
- › 高二地理练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检测题二
- › 高二地理练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检测题三
- › 高二地理练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检测题四
- › 高二地理练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检测题五
- › 高二地理练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单选题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