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物理辅导高二物理教案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正文

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物理教案   阅读:8156
概要: 【摘要】步入高中,相比初中更为紧张的学习随之而来。在此高二物理栏目的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希望能给您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本文题目: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掌握实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故障”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教学重点】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教学难点】、L、d、λ的准确测量。【教学方法】复习提问,理论推导,实验探究【教学用具】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有何规律?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Δ=2n• ,n=0、1、2…时,出现明纹;当Δ=(2n+1)
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标签:高二物理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步入高中,相比初中更为紧张的学习随之而来。在此高二物理栏目的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希望能给您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

本文题目:高二物理教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掌握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故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L、d、λ的准确测量。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理论推导,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有何规律?

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Δ=2n• ,n=0、1、2…时,出现明纹;当Δ=(2n+1) ,n=0、1、2…时,出现暗纹。

师:那么条纹间距与波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一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原理

师:[投影下图及下列说明]

设两缝S1、S2间距离为d,它们所在平面到屏面的距离为l,且l>>d,O是S1S2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O到S1、S2距离相等。

推导:(教师板演,学生表达)

由图可知S1P=r1

师:r1与x间关系如何?

生:r12=l2+(x- )2

师:r2呢?

生:r22=l2+(x+ )2

师:路程差|r1-r2|呢?(大部分学生沉默,因为两根式之差不能进行深入运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平方差?

r22-r12=(r2-r1)(r2+r1)=2dx

由于l>>d,且l>>x,所以r1+r2≈2l,这样就好办了,r2-r1=Δr= x

师:请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寻找Δx与λ的关系。Δr与波长有联系吗?

生:有。

师:好,当Δr=2n• ,n=0、1、2…时,出现亮纹。

即 •x=2n• 时出现亮纹,或写成x=

第n条和第(n-1)条(相邻)亮纹间距离Δx为多少呢?

生:Δx=xn-xn-1

=[n-(n-1)]

师:也就是Δx= •λ

我们成功了!大家能用语言表述一下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吗?

生:成正比。

师:对,不过大家别忘了这里l、d要一定。暗纹间距大家说怎么算?

生:一样。

师:结果如何?

生:一样。

师:有了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公式Δx= •λ,我们就可以用双缝干涉实验来测量光的波长了。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观察,也可引导学生先设计好步骤,分析研究后再进行,教师可将实验步骤投影)

步骤:(1)按课本图13.3-2,将光源、单缝、遮光管、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

(2)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

(3)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

(4)安装单缝和双缝,使双缝与单缝平行,二者间距约5~10 cm.;

(5)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

www.kmf8.com

(6)那走滤光片,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观察红色、紫色等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比较不同色光干涉条纹宽度,与课本第59页彩图13.3-3对照,得出结论: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大于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注意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实验)。对于同种色光,改变双缝间距d,得出结论:双缝间距d越小,条纹间距越大。观察线状白炽灯的干涉条纹,与课本60页图彩图对比,得出结论:白光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

3.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测量,也可引导学生先设计好步骤,分析研究后再进行,教师可将实验步骤投影)

步骤:(1)安装测量头,调节至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

(2)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记为第1条)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当中心刻线与第n条亮纹中央对齐,记下移动的条纹数n和移动后手轮的读数a2,则相邻两条纹间的距离 。

(3)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光屏间距离L;

(4)用游标卡尺测量双缝间距d(这一步也可省去,d在双缝玻璃上已标出);

(5)重复测量、计算,求出波长的平均值;

(6)换用不同滤光片,重复实验。

说明: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

(1)双缝干涉仪是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轻拿轻放,不要随便拆分遮光筒,测量头等元件,学生若有探索的兴趣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2)滤光片、单缝、双缝、目镜等会粘附灰尘,要指导学生用擦镜纸轻轻擦拭,不用其他物品擦拭或口吹气除尘。

(3)指导安装时,要求学生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双缝平行且竖直,引导学生分析理由。

(4)光源使用线状长丝灯泡,调节时使之与单缝平行且靠近。

(5)实验中会出现像屏上的光很弱的情况.主要是灯丝、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不共轴线所致;干涉条纹的清晰与否与单缝和双缝是否平行很有关系.因此(3)(4)两步要求应在学生实验中引导他们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6)实验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各种类似“故障”,教师要鼓励他们分析查找原因。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定量关系,即Δx= •λ,并利用上式测量了光的波长。该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

(四)课余作业

完成P60“问题与练习”的题目。

附:课后训练

1.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普通的白光做光源,若在双缝处把一缝用红色玻璃挡住,另一缝用绿色玻璃挡住,则屏上会出现 ( )

[1] [2]  下一页


Tag:高二物理教案高二物理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物理辅导 - 高二物理教案
上一篇:高二物理教案:光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