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政治辅导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正文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政治教案   阅读:8254
概要: 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希望对老师教学有帮助。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理解:(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分析:(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3、情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标签:高二政治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希望对老师教学有帮助。

高二政治教案: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意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不仅能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方法点津】: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课文导语】: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题 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十课时)

◇课堂探究: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或者化学的反应;生命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动物还具有感觉的能力,-但这些反应都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别。但人的意识活动也要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因此,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人类意识与非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反应的历史联系,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课堂探究:(1)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

(2)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探究提示:(1)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关于这一点,教材中也有不少事例。

(2)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缺少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课堂探究:(1)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

(2)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探究提示:(1)高等动物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反应,但是其大脑无论是在重量、构造,还是在机能上,都要比人脑简单。因此,人脑与高等动物的脑有着本质的区别。高等动物的复杂性不会超过人脑。

(2)在脑的机能上,人脑机能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能够形成一定网络系统,而动物脑则没有语言区,这是因为动物缺乏社会性的劳动。因此动物脑在机能上不可能达到人脑水平,不会形成意识。

课本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强调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动物脑比人脑要低级,不会形成意识。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政治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