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2、(2009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模式,这是因为( )
A.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200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模拟)“山寨”是2008年最火的网络词语。山寨产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新 颖的外观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仿冒、造假、侵权等问题。如何使“山寨”接受“招安”变成正规军,成为网友们热议的最“雷”话题。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总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B.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C.事物总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D.要在矛盾的斗争性中把握其同一性
4、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5、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6、下列表述中,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www.kmf8.com
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这说明( )
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多次引用古语、诗文和典籍。其中有两句分别出自唐诗《泾溪》和《新唐书·魏徵传》,即“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根据材料回答8—9题:
8、以下语句与上述两句诗文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9、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11、“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2、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这些表现实际上是( )
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 D.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13、毛泽东指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毛泽东上述论断的含义是( )
①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②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点,即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③复杂的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④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图1 羡慕
【走近高考】
1、2011浙江卷·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
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1安徽卷·9.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因生长
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
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①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1江苏卷·30.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4、2011天津卷·7.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选择题
- ›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简答题
- ›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选择题
- ›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材料题
- › 高二政治练习:发展先进文化测试题单选题一
- › 高二政治练习:发展先进文化测试题单选题二
- › 高二政治练习:发展先进文化测试题单选题三
- › 高二政治练习:发展先进文化测试题简析题一
- › 高二政治练习:发展先进文化测试题简析题二
- › 高二政治练习:发展先进文化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 › 高二政治练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试题单选题一
- › 高二政治练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试题单选题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