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洪两人的不同结局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22.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
A.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B.阿姆利则惨案
C.文明不服从运动 D.“食盐进军”
23.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
A. 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24.2007年6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10月2日,即甘地的诞辰纪念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在当今的国际背景下,联合国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
A.建立“和平、宽容、理解和非暴力”的文化
B.倡导“服从、非暴力和禁欲”观念
C.谴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宣扬“和平、合法和不合作”的精神
25.下列事件不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始皇刚毅乖戾,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恕困无聊。
——《国史旧闻》
(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盐志》
于是使卿史恶案向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
余人,皆坑人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材料四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见下表)。
资质 本性 体格 教育 责任感 统驭 应变 私生活 机遇 得分 名次
顺治 上 中 中 中 中 中 下 下 中 83 8
康熙 上 上 上 中 上 上 上 上 上 ? 1
雍正 中 下 中 中 上 上 上 上 中 107 3
乾隆 上 中 上 上 上 上 上 中 上 110 2
嘉庆 中 上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95 4
道光 下 中 中 中 上 下 下 上 下 85 7
咸丰 上 中 下 上 中 上 中 下 下 93 5
同治 中 中 中 下 中 下 下 下 中 68 9
光绪 中 中 下 中 中 中 下 上 下 87 6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
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具体原因。(6分)
(3)从材料三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1分)指出这一思想与材料一的联系。(2分)请列举其改善民生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2分)
(4)根据材料四中的表格和注释,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1分)康熙帝在“本
性”方面的得分为“上等”,尊重各民族文化就是其表现之一。请列举两个具体的事例。(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山 材料二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的法典加冕
材料三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材料四 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虽然也存在着……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被入选总统山的理由。(6分)
(2)材料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并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拿破仑法典》的理解。(3分)
(3)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拿破仑背叛了革命”这种说法?(3分)结合材料你觉得评价拿破仑的关键之处何在?(2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业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1分)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3分)
(2)据材料二,甘地为什么要批判西方文明?(4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和甘地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斗争方式和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4)一历史兴趣小组想对孙中山和甘地作一个专题性研究,请帮他们列出一个适当的专题名。(1分)并说出他们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3分)
- 海宁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 海宁中学高一政治期中试题
- › 海宁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海宁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海宁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海宁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海宁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