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2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2分)
(4)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4分)
(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如何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2008年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3分)其主要特征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该体系的出现反映了什么经济趋势?(1分)可见战后世界经济朝怎样的方向发展?(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的局面。(1分)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1分)为什么?(3分)
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 ×24 = 48分)
1-5 CBBBC 6-10 CCBDC 11-15 BACDD 16-20 CCBBD 21-24 CBCC
二、非选择题(19 + 17 + 16 =52分)
25.(19分)
(1)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1分)
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巩固统治;(2分)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抑制,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2分)
(2)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2分,每点1分)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2分,每点1分)
(3)主张: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振兴农务的新农本思想;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经济立法,对实业加以指导和保护。(4分,每点1分)
(4)作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2分)
原因: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2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严重的依赖性和妥协性。(2分)
(4)不能。(1分)
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3分)
【总结】高二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小编的整理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www.kmf8.com。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练习
成都航天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英语期中试题
-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 ›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英语期中试题
- ›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