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试题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正文

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359
概要: (12)走在大街上,花花绿绿处处墙,可我总觉得冷冰冰的。内心里,我总是怀念昔日的土坯墙,很粗糙,但很实在,很有人情味,是可以亲眼看着它在人的手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的。墙上或许有剪纸,而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明星。这才是我的墙,是一面真实的、生活中的墙。(选自《散文百家》)1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2分)(2)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4分)15.文章是围绕“墙”展开的,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16.文章说“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结合全文看,“人类的悲哀”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17.有人说“墙的发展演变历史也正是一部人类史”,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原文陈述理由。(6分)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8.在下列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虚词。(4分)外科医生叶子(①)不参加花园里的娱乐活动,(②),她喜欢到花园里散步。她散步的时间和路线(③)
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标签: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12)走在大街上,花花绿绿处处墙,可我总觉得冷冰冰的。内心里,我总是怀念昔日的土坯墙,很粗糙,但很实在,很有人情味,是可以亲眼看着它在人的手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的。墙上或许有剪纸,而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明星。这才是我的墙,是一面真实的、生活中的墙。

(选自《散文百家》)

1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2分)

(2)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4分)

15.文章是围绕“墙”展开的,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

16.文章说“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结合全文看,“人类的悲哀”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17.有人说“墙的发展演变历史也正是一部人类史”,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原文陈述理由。(6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在下列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虚词。(4分)

外科医生叶子(①)不参加花园里的娱乐活动,(②),她喜欢到花园里散步。她散步的时间和路线(③)是固定的,她是一个生活很有规律的人。(④)不值班,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叶子(⑤)会准时出现在花园里。

①            ②            ③            ④            ⑤

19. 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写一条短信,60至100字之间。(4分)

2010年12月11日,十八名复旦大学学生进入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探险”,部分学生为旅行者装扮,缺乏专业和齐全的装备。学生被困后报警求救,下撤途中致营救民警张宁海坠崖牺牲。学生获救后,表现冷漠,一些复旦学子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甚至说出了“警察就该为纳税人服务”这样的话语,引来网上批评如潮。之后,一名获救学生给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发了一条短信:“             。”张培伦回复短信表示,保护人民是民警的责任,宁海尽到了民警应尽的职责做得很对。同学们不必来看望他了,希望同学们不要有负担,安心学习,今后努力工作,用好的表现来告慰宁海。

20.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4分)

年级

人数 %

学校 初一

500人 初二

500人 初三

500人

农村中学 55.4 34.6 29.7

城镇中学 50.2 31.5 26.4

①                                                                         。

②                                                                         。

21.仿照下面的例子,在①处写一句话,要求与前句内容一致,句式相仿,在②处写一句结论性的话 (4分)

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脑,让我工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和—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试题
上一篇: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