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商人的儿子到泥瓦匠家做客,住了几天后,他兴高采烈地说:“我们家有一个院子,你们家的院子却是整个田野;我们家有几条狗,你们家却拥有数不清的野生动物;我们家有一个小水池,你们家前面是一条水流清澈的河;我们花园里有几盏灯,而站在你家门外,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天哪,与你家相比,我们家才是真正的贫穷呢!”
贫穷的定义有很多种,而我们通常只看到最普通的那一种。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迹:追查,追寻查找)
5.B(③表明马绍秉公勤政,⑤表明马绍廉洁奉公,严以自律)
6.C(海都叛乱时,逃出来的应是蒙古人,而不是汉人。)
7.(1)河间人李移住造谣惑众,图谋不轨,马绍奉命调查审问,被保全救活的有几百人。(3分。注意“被檄”“按问”“全”“活”等词的翻译)
(2)朝廷引导人让人提意见,意见可以采纳,就采用;不可采纳,也不责罚提意见的人。(4分。注意“导”“采”“罪”的翻译,别“亦不之罪”是个宾语前置句)
(3)如果不节制不必要的开支,即使把赋税加重几倍,也不够用。(3分。注意“苟”“浮费”“虽”“敛”等词的翻译)
8.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2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9.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2分)②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2分)
10.(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陟罚臧否
(3)玉盘珍羞直万钱 畏途巉岩不可攀
(4)隰则有泮 (5)寄蜉蝣于天地
11.(1)A D (选对一个得2分,两个5分)
(2)①讲课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②通晓多种少数民族古文字和外文;③记忆力惊人,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书籍的情况下,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引用的典籍就达到上千种;④课堂常常爆满,甚至名教授也被吸引来旁听。
答出3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共6分
(3)①不为名利诱惑。国民党教育部长及故交多次请他去台湾,并提出优厚条件都被陈拒绝;②追求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因为所提条件不能满足而拒绝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③不畏权势。先后拒绝过数位北国要人过访的请求,甚至当时的“大秀才”康生的请求。
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共6分
(4)尽管他的思想不免保守,观念不免陈腐,然而他的人格却近乎完美。人们最看重的,当然首先是他特立独行的精神。他的倔,并非恃才、矫情,而是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体现,是其“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的坚定信念的表达。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学问之高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们又是如此的性情,纯真得不问世事,倔强得像个孩子。他们是旧时代的遗老遗少,虽然身体弱不禁风,却骨头铮铮叩之有声。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他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自己的睿智和学养,超迈的胸襟和戛戛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当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当为后世学者所弘扬。(也可从不合时宜、恃才傲物角度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12. B【B鼎力相助:鼎力:大力 。大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A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C良莠不齐:莠,比喻品质坏的人。指好人坏人都有。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D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其实是强词夺理,贬义。此处应改为“念念有词”,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13.B(A成分残缺“最”不能直接修饰“本质意义”,应在“本质意义”前加上谓语动词“具”或“具有”,改为“最具本质意义”;C成分赘余,“千方百计”就是“想尽或用尽种种办法”的意思;D 结构混乱。应改为“中国人心中的成功典范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的一个根本线索就是中国人将对未来梦想的追逐,投注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之中。”)
14.C(作者以景点转移为序,以游踪为线索,把遮阳山的佳景古迹串连起来,对众多景点进行恰当的详略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首句应选②,①句紧承②句,末句应选⑦;中间③④⑤句加入张三丰的传说,增添情趣。根据破折号可判断这几句的顺序应为⑤③④,故可淘汰A与D。思考“他们”指代的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第⑥句中“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可知,“他们”指代的应不是第④句的内容,而是①②句的内容,故第⑥句排在②①后面,正确答案是C。)
15、①期盼出现更多的“陈光标”;②社会(媒体)对慈善家能有更多的宽容;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捐赠机制。(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
16、(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4分。其他合理答案正常判分) (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2分。语意1分,修辞1分)
17.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跟随上党张播求学。丞相安童进宫侍候世祖,上奏说应选儒士讲谈经史,来帮助扩大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以马绍来响应诏命,授于马绍左右司都事 职务。马绍出任单州知州,百姓刻石碑歌颂他的政德。至元十年,升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佥事。益都宁海饥荒,马绍发放粮食赈济饥民。
至元十九年,皇上诏命划隆兴为太子封地,皇太子选拔总管,马绍受召到京城,任刑部尚书。万亿库官员偷了四两绒,当时丞相想处以重法,马绍说:“偷的东西和案情都轻,应当从宽处罚。”于是判杖刑释放了犯人。河间李移住造谣惑众,图谋不轨,马绍奉命查处,被保全救活的有几百人。二十四年,分设尚书省,提升参知政事,赐给中统钞五千緍。当时改印至元钞,前任信州三务提举杜璠说:“至元钞对公家私人不方便。”平章政事桑哥发怒说:“杜璠是什么人,竟敢诋毁我的钞法呀!”想判处他重罪。马绍不慌不忙劝道:“朝廷引导人让人提意见,意见可以采纳,就采用;不可采纳,也不责罚提意见的人。假如重罚提意见的人,难道不和诏书违背么?杜璠得以免罪。拜任尚书左丞。亲王戍守边疆,他的士兵有透支国库粮食的,主管部门报告皇上,皇上要追究问罪。马绍说:“正是边疆用兵的时候,责罚他们,怕失去将士的心。所透支的粮食数量,算来年的粮数就行了。”皇上应允了。
-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 › 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