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 用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 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13. 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Ⅰ、Ⅱ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进行Ⅰ过程的原料不包括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B. 一种③可以识别并携带多种氨基酸
C. ④上的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②上不同的密码子
D. ①上的遗传信息经Ⅰ、Ⅱ过程转变为④的氨基酸序列
14.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www.kmf8.com
15.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相对性状
B. 温度、pH等环境因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D. 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
16.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中个体Ⅱ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bb B.Bb C.XbY D.XBY
17.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 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18.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B.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D.个体的表现型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种群通过繁殖保留基因库
19.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20.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21.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 2017年东城区高三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东城区高三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东城区高三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东城区高三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东城区高三上册生物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