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9.C 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即当地(南半球)为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C地吹西南风;此时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地吹西南风。当地(南半球)夏季时,澳大利亚大陆被低压控制,此时位于北半球的D处(正值冬季)吹东北风,位于南半球的C处吹西北风,所以正确答案为C。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17.解析:(1)从图中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多雨。(2)B地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3)从图中气压带位置可知甲图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4)C为地中海,其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燥信风);七月盛行风来自海洋,湿润多雨。
(3)e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4)f地处荒漠带,g地处热带雨林带。f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并受到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g地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或湿润信风),加之地形抬升的作用和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kmf8.com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 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 › 高三地理竞赛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
- › 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 2016高三地理模拟试题测试
- › 2016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测试
- › 2016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综合试题:我国西气东输
- ›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练习题
- › 高三地理教案:生物多样性保护
- › 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