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地理复习高三地理试题2017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 正文

2017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地理试题   阅读:8461
概要: 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D.老龄化问题严重25.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由2011年的人口增长状况可知我国A.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B.人口出生率仍较高C.环境承载力在下降D.计划生育政策仍需坚持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一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据图10和所学知识回答26、27题。26.黑河腾冲线A.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B.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C.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D.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27.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①西侧生态环境脆弱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读图11“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图(2010年)”,回答28、29题。28.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济南比青岛城市规模大 B.潍坊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C.发达的交通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条件 D.第一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9.制约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和能源C.生活消费水平 D.科技水平和
2017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标签: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D.老龄化问题严重

25.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由2011年

的人口增长状况可知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

B.人口出生率仍较高

C.环境承载力在下降

D.计划生育政策仍需坚持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一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据图10和所学知识回答26、27题。

26.黑河腾冲线

A.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

B.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

C.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

D.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27.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西侧生态环境脆弱

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

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

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图11“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图(2010年)”,回答28、29题。

28.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济南比青岛城市规模大 B.潍坊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C.发达的交通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条件 D.第一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9.制约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和能源

C.生活消费水平 D.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

能源生产结构:某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某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图12“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回答30、31题。

30.图12说明我国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31.目前,改善我国能源问题具可行性的措施有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以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专家指出:“酿酒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一切性质。”读图13“中国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区分布图”,回答32、33题。

32.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A.雨热同期 B.光热适宜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33.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均会影响葡

萄酒的品质。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

的有效措施是

A.调整酒厂布局,以避免对产品的污染

B.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

C.加大灌溉力度,增加葡萄亩产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

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表1,回答34、35题。

表1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 13 20.97 17.67

西藏 24. 17 25.55 26.75

34.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5.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武清区原为天津的一个农业县,1991年建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受产业转移的影响,武清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据图14和材料回答36~ 38题。

36.武清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交通优势明显

③矿产、能源资源丰富 ④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7.产业转移对武清区的影响表现为

A.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接收了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C.改善了本地区的环境质量 D.增大了本地区的就业压力

38.武清开发区形成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沿海高速铁路是我国首条沿着海岸线修建的高速铁路通道。读图15“沿海高铁(已建成的东南沿海段)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沿海高速铁路沿线

A.地势平坦,无需修筑隧道

B.城市众多,选线时需绕行

C.多河湖港湾,施工难度大

D台风影响大,洪涝影响小

40.沿海高铁的建设,最可能促进沿线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海洋能源和矿产的开发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www.kmf8.com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5道题,共60分)

41.读图16“北欧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2)指出甲、乙两地自然带类型及导致差异的主

要因素。(4分)

20世纪50年代初期,该区域渔业大幅度减产,到了80年代,1700多个湖泊鱼虾绝迹,周边森林也大片枯萎。经研究,这是由于受到英、法等国跨境污染的影响。

(3)说出材料中跨境污染的环境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4分)

42.读图17“贵州地形图”、“2011年贵州形象标识”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3分)

“贵州形象标识”以大写意的手法,将遍布贵州

各地的奇山异水、独特的酒文化、丰富的民族风

情、名胜古迹都形象地概括在两个汉字当中。

(2)对贵州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并指出其开

发的限制性条件。(4分)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3)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并说出与之相关联的三种自然灾害。(8分)

43.读图18中遥感影像图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我国台湾的宜兰平原尽揽雨水湿气,古人称“竹风兰雨”。

(1)读图(a)、(b),简述宜兰降水特征及其成因。(6分)

钓鱼岛列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台湾将其划归宜兰县管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地理试题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地理复习 - 高三地理试题
上一篇:高三第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