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则由图象中AB段曲线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 )
A. 机械能守恒
B.做变加速运动
C.做曲线运动
D.所受的合力不断增大
14.长度为0.2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1kg的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2m/s,取g=10m/s2,则此时轻杆OA将( )
A.受到10N的拉力
B.受到10N的压力
C.受到20N的拉力
D.受到20N的压力
15.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现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 )
16.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 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A、B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 则( )
A.mA > mB B.mA< mB
C.mA=mB D.无法比较mA和mB 的大小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Xk b1. Com
18.如图所示,斜面上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均是光滑的,且物体与AB段动摩擦系数处处相同。今使物体(视为质点)由斜面顶端O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A点时的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等。AB=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加速度相等
B.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运动时间相等
C.重力在这两段中所做功相等
D.物体在AB段与BC段动量变化量相同
19.如图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B 位于同一高度h(l,h 均为定值). 将A 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 B 自由下落。A、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
A. 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 的初速度
B. 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 A、B 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 A、B 一定能相碰
20.“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月历时433天,标志我国一期探月工程圆满结束.其中,卫星发射过程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长途跋涉进入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4,根据以上信息得( )
A.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 B.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
C.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6∶1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6
21.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制作出一种全自动升降机模型,用电动机通过钢丝绳拉着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已知升降机的质量为m,当升降机的速度为v1时,电动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电动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直到升降机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整个过程中忽略摩擦阻力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有关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丝绳的最大拉力为 P/v2
B.升降机的最大速度v2=p/mg
C.钢丝绳的拉力对升降机所做的功等于升降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D.升降机速度由v1增大至v2的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不断减小
2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
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比较H2Si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溶液变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Cl2
23.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C6H5O- → C6H5OH + HCO3-
B.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A13+刚好完全沉淀:
Al3++ SO42-+3OH-+Ba2+=BaSO4↓+ A1(OH)3↓
C.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Na2O2 +CO2=Na2CO3+O2↑
D.将SO2和Cl2等比例通入品红溶液,漂白作用抵消:SO2 + Cl2+2 H2O=4H++ SO42-+ 2Cl-
24: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Xk b1. Com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Xk b1. Com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感想测试题
- › 高三物理教案:盐类的水解
- › 高三物理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 高三物理教案: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 如何有效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学习方法推荐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光的本性”的问题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2016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多理解,多练习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 › 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需紧贴课本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期中考试感想测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期中考试感想测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期中考试感想测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期中考试感想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