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航
1、首页2、计算题【摘要】高考临近,大家一定都在紧张的复习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物理摸底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你认为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1.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亚里士多德 D.法拉第
2.如图1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3.如图2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 位移为零
C.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4.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
A.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
B.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
C.由A到B水速先增后减
D.水流速度恒定
5.一行星绕恒星做 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恒星的质量为 B.恒星的质量为
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6.如图4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判断( )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负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 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7.图5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 2s时的波形图,图6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象,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 = 25 m/s ,向x轴负方向传播 B.v = 25 m/s ,向x轴正方向传播
C.v = 50 m/s ,向x轴负方向传播 D.v = 50 m/s ,向x轴正方向传播
8.如图7所示,人在船上向前行走,脚与船面间不打滑。忽略水对船的阻力,则下列四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②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船做负功;
③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④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船组成的系统所做功的的代数和不为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9.如图8所示,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是一带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到b的运动轨迹,轨迹为一抛物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场线MN的方向一定是由N指向M
B.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一定逐渐减小
C.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10.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
D.a点的电势降低
11.如图10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θ。一质量为m(m
A.h B.
C. D.
12.如图11所示,长方体发电导管的前后两个侧面是绝缘体,上下两个侧面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电极,两极间距为d,极板面积为S,这两个电极与可变电阻R相连。在垂直前后侧面的方向上,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发电导管内有电阻率为 的高温电离气体,气体以速度v向右流动,并通过专用管道导出。由于运动的电离气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将产生大小不变的电动势。若不计气体流动时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推导出可变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根据上面的公式或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可求得可变电阻R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如图12所示,(甲)图是某学生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由于实验中连接重物和木块的细线过长,所以当重物着地后,木块还会在木板上继续滑行,图(乙)所示纸带是重物着地后的一段打点纸带(注意图中任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没有标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_____m/s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所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3(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5.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14(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14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 高三物理摸底试题
- › 高三物理教案:盐类的水解
- › 高三物理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 高三物理教案: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 如何有效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学习方法推荐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光的本性”的问题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2016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多理解,多练习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 › 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需紧贴课本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摸底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摸底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摸底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摸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