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阅读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国CPI变动情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注:CPI即消费品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1)简要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
(2)分析图中CPI变动的影响。(8分)
(3)面对图中CPI的变动,你认为政府如何应对?(2分)
35.经济全球化与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总是开满鲜花,还会有荆棘。
请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2分)
36.有人认为,在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进入国家决策机关来实现的。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观点。(12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所提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已分三批安排3000亿元投资,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包括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另有1200亿元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去年四季度,中央果断决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通过增加安排1.18万亿元中央投资,拉动四万亿元投资规模是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三:扩大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所以国家财政越多越好。
材料四:“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主要指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有限的收入来说,上学费用太高、看病费用太贵、买房价格太高,因而消费不起,显得很“难”。
(1)分析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财政的作用(6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6)
(4)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政府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高三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D A A B A A B C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D A B D B C C B D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 B A D C D B D D C C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答:(1)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我国CPI涨幅同比明显回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上持续下降,特别是09年2月份以来,我国CPI同比始终保持负增长。
(答出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我国CPI涨幅同比明显回落即可得2分)
(2)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1分)CPI涨幅同比明显回落,有助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1分)②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2分)刺激励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2分)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1分)但CPI长期走低,甚至是负值,也会导致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不利于生产发展,最终影响消费。(1分)
(3)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35答:①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2分)
②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要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分)
③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2分)
④要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2分)
⑤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2分)
36.答(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或答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2分)
(2)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决策对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4分)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这是推进决策科学、民主化的重要环节。(2分)
(3)在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总的来说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方式,题目观点对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的认识是片面的。(2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 答:(1)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2分)
(2)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2分)
(3)①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1分)
②但是财政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1分)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想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发展。(2分)
-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 ›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淮安市南陈集中学高三政治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