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政治复习高三政治试题上海市静安区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正文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政治试题   阅读:8827
概要: 22.BD 23.CD 24.AB 25.CD 26.BC 27.ACD 28.AD 29.BD30.BCD三、简答题(共25分)31.(1)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分)(2)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32.(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3分(2)“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正是体现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才能接受事物发出的信息,外界事物才能反映到人脑中来。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同时,才能认识客观对象,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33.(1)对企业深化改革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4分(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利于生产” 和“保障基本生活”是对立的,同时又存在着统一性,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政治期中试题,标签:高三政治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22.BD 23.CD 24.AB 25.CD 26.BC 27.ACD 28.AD 29.BD

30.BCD

三、简答题(共25分)

31.(1)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分)(2)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32.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3分

(2)“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正是体现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同外界接触,才能接受事物发出的信息,外界事物才能反映到人脑中来。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同时,才能认识客观对象,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

33.(1)对企业深化改革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4分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利于生产” 和“保障基本生活”是对立的,同时又存在着统一性,“有利于生产” 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基本生活”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4分

34.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中美两国存在着共同利益是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基础。3分 加强国际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2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2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36分)

35.(14分)答案示例:

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

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说明党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3分

“十二五规划”建议广泛征求党内和各阶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体现了党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也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4分

全国人大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审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将组织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说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也说明党坚持依法执政,经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4分

“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说明,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

36.(12分)

(1)2002年与2009年,企业盈余、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在增加,但是差距在扩大。6分

(2)4分

答案示例一: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劳动者在利益和权利分配上实现公平,能激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追求更高的效率,促进生产发展。

答案示例二: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解决社会公平,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3)初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采用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答出两条即可)2分

37.(10分)答案示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可以借助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4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种瓜得豆、克隆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对规律的改变和创造,而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形式,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某些具体条件,为人的预定目标服务。这正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表现。6分

五、论述题(20分)

38.答案示例:

“稳定物价”事关我国宏观经济平稳科学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做好“稳定物价”这件头等大事是由市场经济的作用决定的(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价格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使其达到大体平衡,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市场物价大幅波动会造成供给与需求的严重失衡,难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稳定物价”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做好“稳定物价”这件头等大事是由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的(改善民生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物价连续大幅上涨,意味着货币贬值,工资缩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降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稳定物价”,就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做好“稳定物价”这件头等大事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社会稳定的需要)。如果任由物价连续大幅上涨,将会导致市场价格信号紊乱和供求关系失衡,引起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容易引发抢购等非理性行为,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稳定物价就是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稳定社会。

【总结】高三政治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www.kmf8.com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北京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复旦视觉附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三政治试题高三政治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政治复习 - 高三政治试题
上一篇:南京六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