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现经济平衡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
B.经济发展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
C.社会保障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D.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9.2008~2009年某市四项指标增幅情况统计
指标 2008年增长 2009年增长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2% 1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6% 9%
GDP 14.5% 12%
财政收入 22.6% 11%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缩小 B.居民收入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
C.分配制度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 D.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农村居民
30.下列观点对右图认识正确的是
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
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
C.针对图1状况,国家应降低利率,减少税收
D.针对图2状况,国家应增加货币投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材料一: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2008年3月7日又创新高突破105美元。2009年,鉴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国家发改委己在6月30日进行了今年的第四次油价上调。摩根士丹利7月8日发布报告认为,原油价格明年在纽约可能平均比今年高出35%。据专家分析,原油价格上涨更多是来自需求拉动。日本、欧盟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导致全球整体需求水准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警告说,该组织可能无法满足国际原油市场需求。
材料二:面对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综合这些年来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发替代能源,这对于原油短缺的国家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为此要加大对酒精、天然气、煤炭等商品的开发。
(1)分析材料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4分)
32.材料一:2003~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
表一:2004~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指 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 9422 10493 11759 13786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622 2936 3255 3587 4140
表二:2004~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指 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1 37.7 36.7 35.5 34.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5.6 47.2 45.5 44.2 43.5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CPI总体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特别是2008年6月份以来,受猪肉、食用油等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CPI上涨幅度较大,11月份达到6.90%。食品等价格上涨,使得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增加有名无实,实际购买量下降。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请你说明国家应如何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分)
33.(22分)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更有志愿者深入实地调查,探询降水量居全国第三的云南遭遇特大旱灾,甚至人畜引水都困难的背后原因。让我们一同参与志愿者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人祸大于天灾。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中国南方大旱,暴露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现状。农村基础水利工程或投入不足,或年久失修,或被损毁;因追求经济利益,水库或被承包出去搞网箱养鱼,或搞旅游开发,或建高尔夫球场,或承包水源做矿泉水、纯净水远销外地,更有甚者填湖造别墅;近年来大江大河上大量建设的水电工程与民争水,加大了水资源供求矛盾……干旱是自然现象,但在目前人类掌控的科学技术面前,这已不是不能克服的难题。
材料二:旱灾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和五省区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各受灾省区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灾区群众更是自觉自愿组织起来寻找新的水源,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硬是把一个个新水源找到,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10分)
(2)有人说“天灾不由人”,也有人说“抗灾不由天”,请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8分)
高三政治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B D B D B A D C C C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D A C B B D D A C D B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8分)(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同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出现价格下跌,而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2分)材料中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石油生产增产能力不够,全球原油需求预期量加大,导致供不应求局面的产生,使油价上涨成为必然。(2分)
(2)如果两种商品功能相近或相同,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酒精、天然气、煤炭对于石油互为替代品。(2分)由于世界市场原油需求量加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油价大幅度上涨,要减少石油的对外依赖,就必须及时开发酒精、天然气等替代品。如果开发成功,就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对替代品的需求量。这对于一个靠石油进口的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分)
32.(14分)(1)表一说明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增幅大。(2分)表二说明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明显。(2分)
- 益阳市一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
- › 益阳市一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益阳市一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益阳市一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益阳市一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益阳市一中高三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