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理由。
15.材料一 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两败俱伤的行为,既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更不利于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当前部分经济体以满足国内利益为由 ,借反倾销、”特保”之名,针对中国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恶劣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0周年纪念日。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与中国进出口快速增长不同的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并不如意,这导致贸易保护主 义逐渐泛滥。如今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态日益增多,贸易壁垒形式多样。统计数据显示,在加入WTO的10年里,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0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510起,反补贴调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主要针对中国。
(1)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
(2)根据材料,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反倾销调查。
解析与答案
1.【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0年,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同时说明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因此,①③说法正确。图中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数据,没有说明进出口对GDP的作用,也没有说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因此,②④应排除。
【答案】 B
2.【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知识的理解。欧洲债务危机及美国信用降级影响全球股市,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故选B。
【答案】 B
3.【解析】 考查经济全球化。②说法不具体,③本身错误,从长期来看,损人最终不利己;综合比较、排除得出B 。
【答案】 B
4.【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并不能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A 不选;也减缓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B不选;促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一说法与此危机也无必然联系,C与题意不符;D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5.【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题干体现的是我国加强国际合作,没有强调独立自主,①不选。②③④正确当选。
【答案】 B
6.【解析】 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贫富差距可缩小,但不能根除,否则就会犯平均主义的错误,故③说法错误。①②④符合题意,答案选B。
【答案】 B
7.【解析】 A项表述错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B项表述错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C项表述不准确。排除A、B、C三项,应选D。
【答案】 D
8.【解析】 服务外包业务属对外贸易方式范畴,其发展表明我国外贸方式的拓展,即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9.【解析】 上述典型事例充分说明了中美两国经济联系的密切性,即D。我国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变制造业大国为制造业强国,A、C两项错误;B项“完全一致”的说法绝对化、片面化。
【答案】 D
10.【解析】 本题结合我国入世十周年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中的数字看出,①②③三项符合题意,④是经济全球 化的表面现象,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
【答案】 A
11.【解析】 美国针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产品价格低,为此我们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故①正确;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原因之一是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故③正确。②④与题意无关。应选B。
【答案】 B
12.【解析】 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原则,与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无关。故选C。
【答案】 C
13.【解析】 引进技术永远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B观点不对。A、C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4.【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应包括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
【答案】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特征。企业“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②企业 “走出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5.【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秩序及要求、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原则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问,要注意设问切入的角度,可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回答第( 2)问,首先要分析出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调查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外贸易中我国顺差过大,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商品价格较低等,然后找出相应对策作答即可。
【答案】 (1)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这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市场的开放性;②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③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等基本原则。
(2)①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②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调整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 产品的出口;③要提高产品质量按国际标准生产,坚持以质取胜,防止低价倾销;④学习和熟悉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经验和相关知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当代国际社会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www.kmf8.com-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 高考政治备考:怎样上好高三政治复习课
-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规划
-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
-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指导
- › 高三政治复习:凸显基础性
- › 高三政治备考:第一轮复习规划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多变的价格精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多彩的消费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财政与税收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国家收入与分配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个人收入的分配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投资理财的选择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