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西藏:①元朝: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②明朝:设卫所,任用藏人管理藏族事务,建立僧官制度。③清朝:顺治帝赐予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5)台湾:①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②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了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④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1885年,鉴于台湾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
★注意以上各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略)
2、民族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范围:凡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既是后来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消失的民族(如匈奴等),都属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所研究的对象。
(2)贡献: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长期共同处于一个大国之中,共同开发了广大的疆土,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共同的发展中,汉民族给予各兄弟民族不少进步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对汉族也曾给予不同程度的影响。
(3)正确看待民族矛盾与斗争
①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去剖析,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颂。
②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的制约,常常不能以平等贸易方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
③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的需要发动的。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民族矛盾说到底还是阶级矛盾。
④在中国古代社会,各民族之间有抢掠、有迁徒、有战争,也有和议。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即使在发生战争与冲突的情况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也没有中断。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⑤民族间的战争虽有是非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即是否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代表人民的利益),但不能使用“侵略”与“反侵略”以及“亡国”等提法,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3、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及与内地的关系(略)
【总结】:为大家介绍的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就到这里了,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知识点,只有掌握好知识点,才能熟练地运用到题中去,预祝大家高考成功。
相关推荐:备战最新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专题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高三历史知识点汇总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知识点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 › 高三历史备考:记忆方法介绍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 › 高三历史复习四大要点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篇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多种记忆法记牢大事件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要点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选择题解题方法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程度型选择题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关于国歌的练习题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丝绸之路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多民族大一统秦汉
- › 2016高三历史第一轮备考:资本主义时代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