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高三生而言,应及时了解、掌握高考备考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前做好准备。小编为您推荐“最新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明清考点归纳”,希望对您有助!
明清——中华文明的彷徨
【复习策略】
1. 运用联系的方法:要掌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能横向联系世界和纵向联系中国,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推论出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2. 运用思辨的方法:(1)政治上, 通过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 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影响到中国整个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 (2) 经济上, 认识到小农经济是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 (3)思想上, 对明清思想家的观点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知识整合】
明清考点归纳如下:
考点 l、政治文明
1. 明朝君主专制的发展
(1) 废宰相: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明太祖于1380年裁撤 和 ,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并严令后世不得设立宰相。至此, 宰相制度被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①明太祖设置 士作为侍从顾问, 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② 在位时, 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 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 清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 清朝初年, 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 康熙帝亲政后, 设置 , 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 最后 集权于皇帝。
(3)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 在宫内设置 , 军机处结构简单, 保密性强, 办事效率高, 直接听命于皇帝,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 巩固国家统一:①平定三藩之乱:起用汉将, 重用绿营, 平定了三藩之乱, 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的统治。②收复台湾: 派施琅收复台湾, 设立台湾府, 隶属 , 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③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 先后取得乌拉布通、昭莫多等战役的胜利, 最终平叛成功。
(2) 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①崇尚儒家文化, 恢复开科取士, 延揽汉族文士, 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 又加速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②注重喇嘛教, 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3) 维护国家主权:①雅克萨之战:分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 复雅克萨之战。②签订《尼布楚条约》:迫使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考点 2、物质文明
1. 手工业
(1) 制瓷业: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彩瓷、 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 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明代烧制 了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 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 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2) 纺织业: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 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 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明代使用 , 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3) 民间手工业:明朝中叶以后, 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 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据全社会手工生产的主导地位。
(4) 资本主义萌芽: ,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 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 商业
(1) 明清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以徽商和晋商最为著名。
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 原因:①明朝初年,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 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清初, 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 表现:清朝只开广州一处通商。
(3) 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www.kmf8.com
考点 3、精神文明:
1. 思想
(1)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提出“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的学说。
(2) 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存天理, 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 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其政治主张为以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5)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物质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启示近代人们的思 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文 学艺术
(1) 小说:明清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 小说创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2) 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3) 京剧:①乾隆年间, 徽班进京演出。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形成京剧。同光年间,走向成熟。
【重难点解析】
1.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作用
- 2017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明清考点归纳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明清考点归纳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明清考点归纳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明清考点归纳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明清考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