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或不坚定不稳定。
166、颐指气使:不讲话而用面部神态来表示意思。指有权力的人骄慢的神气。(贬义词)
167、不知说什么:不晓得说的是啥子。指语言杂乱或空疏。(指的对象是说的那一个人)。
168、养痈遗患:借喻纵容坏蛋坏事,最后结果遭受祸害。
169、为虎作伥:借喻帮忙坏蛋做坏事。(贬义词)
170、名噪一时:声名广为传播传扬。(中性词)
171、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谋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运筹。
172、苦心孤诣:指煞费神苦心地钻研,到达另外的人达不到的地步。(褒词)
173、观止:称赞所见的事情好到达极点。
174、高屋建瓴:借喻居高临下,不可以阻止的势头。
175、标新立异:借喻处理事物有独自创造性。
176、凭空捏造:形容故意假造事实的罪名。
177、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深化精细周密,有条有道理。
178、危言危行:讲板正的话,做板正的事。(褒词,汪要断章取义)
179、深文周纳:论罪名很刻薄,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依据事情的真实情况而穿凿附会地妄加罪名。
180、有勇无谋:借喻暴虎冯河,犯险做事。(贬义词)
181、沐猴而冠:借喻打扮得像私人物,但实质非常不好。(贬义词)
182、无独有偶:固然难得见到,不过不但一个,竟至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合成双。多用于贬义。
18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借喻唆使坏蛋做坏事。(贬义词)
184、耸人听闻:指歪曲担待吹毛求疵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或是张大事情的真实情况、歪曲事情的真实情况的言辞。
185、听闻骇人:指程度令人吃惊的残忍凶恶、惨毒、恶劣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指坏蛋坏事)
186、等量齐观:偏重不分你我,不分伯仲,重在“并”。
187、同日而语:偏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多用于否决语气。
188、不通情理:只用于人,贬义词。
189、匪夷所思:只用于事物或道理,中性词。
190、一挥而就: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191、一蹴而就:多用于很大工程,困难而繁重的担任的工作,伟大的事业方面。
192、无可非议:指没有过失,完美。
193、未可厚非:指略有过失,较完美。
194、相提并论:多用于看待事情。
195、一视同仁:多用于对待事情。
196、凭空不见:指具体的物品而言。
197、传布迅速:指普通消息儿而言。
198、轻视不赞同:不觉得是对的,不可以了解为“不在意或掉以轻心”。
19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可以忘怀。不可以了解为“对人挟嫌于心”。
20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可以了解为“冷得不可以出声”。
201、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可以了解为“告上法庭”。
202、哀而不伤:哀,伤心:伤,有害于。原指伤心难过不至于使人损害身体和精神。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情谊程度适当,也借喻做工物适中,没有过于比不过之处。
203、遍野哀鸿:哀鸿,哀叫的大雁,借喻流离失所的农夫。借喻凶狠冷酷统治下满眼都是痛苦而发出声音不悲
号的农夫。
204、安时处顺:安于常分,听天由命,形容满意于目前的状况。
205、及乌爱屋:由于热爱自己的国家那一个人,而连带爱惜并保护稽留在屋上的老鸹。借喻由于心爱独自一个人而心爱
跟他相关的人或物。
206、乐道安贫:安贫,安于贫穷: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穷地步,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
家鼓励大家的举止神情。
207、立命安身:生存有着落,神魂有所寄托。
208、像平常一样对待: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寻常。对困窘的际遇毫不放在心上,心
情没有不安得跟以往同样。如今也指对不正确的舆论和行径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碰到不没有遇到困难事情状况或
邪门儿现象)安之若素,毫不照顾意。
209、循序渐进:部、班,就是类别、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作结构安置允当,造句、选
词符合规范。如今指依照一定的头绪,遵循一定的手续做工。有时候也指按老规矩做事,匮缺猛冲猛干的劲头。
210、暗渡陈仓:指称打仗争时期在正面疑惑敌人,在侧面闪击的策略;还用以借喻暗里施行活
动(多指男性和女性不正常行为)
211、黯然销魂:黯然,心绪懊丧的模样,销魂,魂灵离去了躯壳。心绪懊丧得如同错过魂灵。
形容极端的伤心难过或苦恼发愁。
212、急于求食:喊叫着,哀叫声;待,等待;哺,豢养。形容需要吃东西时嗷嗷待哺的模样,多用于形
容自然灾害人为祸害百姓人民受饿的惨状。
213、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然而来。
借喻对死者非常沉痛的追悼。
214、时间过的飞快:原来指千里马,后来指日影:隙,窟窿眼儿。借喻时间过得飞快,像千里马在纤小的缝子
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海游》)。
215、稗官别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表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
史,古代私家撰写的历史书。泛称记述逸闻琐屑的事的作品为稗官别史。
216、非常无聊:聊赖,倚赖,神魂上的依托。后来表达思想情意没有依托,神魂不充实无聊。
21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截断致身后毅然慢慢爬动的现象(《本草细目马陆》):弘景日:,‘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百不僵” ’)。现用来借喻人或集团虽己败绩,但其各方面力量和影响依旧存在(多含贬义)。
218、班荆道故:班,辅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以往的事物。
用黄荆铺,坐在上头谈以往的事物。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219、保守不改进:抱,坚决保持不放。守住过时的、残缺破损的物品,不肯让步。原来借喻恒古保守,如今比
喻思想守旧,不肯接纳新事情。也指保留虽有不完整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 高二语文学法: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
- › 高二语文学法:记住“六字五点” 学好高中语文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及步骤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学习的总要求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积累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古诗文记忆方法大全
- › 2016高中语文记忆方法指导
- › 2016高中语文标点符号考点归纳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练习
- › 高中语文题库:病句修改训练试题
- › 2016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练习题:赤壁赋
- › 高中语文月考模拟试卷练习题:师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