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www.kmf8.com
《张衡传》
一、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二、语言知识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 (“傍”通“旁”)
(4)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4.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 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总结
- › 高二语文学法: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
- › 高二语文学法:记住“六字五点” 学好高中语文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及步骤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学习的总要求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学习积累
- › 高二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古诗文记忆方法大全
- › 2016高中语文记忆方法指导
- › 2016高中语文标点符号考点归纳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练习
- › 高中语文题库:病句修改训练试题
- › 2016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练习题:赤壁赋
- › 高中语文月考模拟试卷练习题:师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总结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总结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总结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语文必修4知识点梳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