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
①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聂士成徐邦道率部抵抗;赵怀业龚照屿临阵脱逃。
②威海战役:"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战争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挑起的侵略战争。
4.中国战败原因:
(1)主观: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妥协退让。(根本)
(2)客观:日本制度先进、准备充分、蓄谋已久。
(3)具体:中日双方军队建设差异巨大。如:中国将领素质低下;中国军事装备落后;中国军费筹备困难等。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签订: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 代表: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
2.内容:(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1)割地:辽台澎湖割地; (2)赔款:赔偿白银两亿;
(3)开口岸:沙重苏杭通商,日本轮船入内;
(4)设工厂:口岸开设工厂,运销内地免税。
3.危害:
(1)危机加深:破坏主权,严重掠夺,刺激野心,危机加深。
(2)控制命脉:加剧负担,大借外债,控制命脉。
(3)深入内地:口岸开放,深入内地。(重庆:长江上游)
(4)阻碍发展:在华设厂,阻碍发展。
4.影响:
(1)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
实质:反映出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一切以国家利益为转移 。
(五)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舆论斗争:全国人民斥责卖国,台湾人民发布檄文
2.军事斗争:台湾义军与黑旗军配合
3.台湾人民抗日地点:(由北向南见图)新竹大甲溪,八卦(山)嘉(义)台南。
4.意义: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1)侵华方式改变:战前商品输出为主;战后资本输出为主;
(2)侵华格局改变:战前英法俄为主;战后日德加入;
(3)列强关系改变:战前勾结较多(默许、纵容);战后斗争较多(干涉还辽、日俄战争)。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高三历史教案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教案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法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
- › 高三历史备考:选择题解答方法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规划建议
- › 名师指点:高三历史复习三大境界
- › 高三历史寒假作业选择题
- › 高三历史寒假作业非选择题
- › 暑假作业答案:高三历史暑假作业
- › 高三历史暑假作业答案及解析
-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制定建议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五个具体措施
-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基本策略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教案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教案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教案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教案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