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试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正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语文试题   阅读:8895
概要: 二、(12分,每题3分)5.B(根据“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中的“他们”可以明确其所指应是此句前的“……思想家、文学家”。)6. C( C项是以往对鲁迅的理解,而问题中的“鲁迅”是作者“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新的思考”,也就是对鲁迅新的认识。)7.C(“一直”欠妥,原文“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三、(12分,每题3分)8. B(稍:渐渐。)9. D(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 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10. A (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四、(27分)11.(3分)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每对三处给1分)12.⑴(石、王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这种程度,这就是所说的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再拜”1分,“生死肉骨” 1分,句意流畅1分)⑵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 “事”1分, “迁”1分,“与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题,标签: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二、(12分,每题3分)

5.B(根据“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中的“他们”可以明确其所指应是此句前的“……思想家、文学家”。)

6. C( C项是以往对鲁迅的理解,而问题中的“鲁迅”是作者“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新的思考”,也就是对鲁迅新的认识。)

7.C(“一直”欠妥,原文“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三、(12分,每题3分)

8. B(稍:渐渐。)

9. D(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 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0. A (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四、(27分)

11.(3分)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每对三处给1分)

12.⑴(石、王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这种程度,这就是所说的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再拜”1分,“生死肉骨” 1分,句意流畅1分)

⑵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 “事”1分, “迁”1分,“与”1分,句意流畅1分)

⑶汉武帝很赞赏他的信义,就派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把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送回去,。(“乃”1分,“匈奴使留在汉”定语后置1分,句意流畅1分)

13、(8分)⑴ 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 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开头两句: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环境的优美衬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独与寂寞。结尾两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无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

⑵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

14.(6分)略

五.(21分)

15、①善良、体谅他人。不想让父母被冻病,在已经浑身发抖、面色苍白、走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为父母关窗;不愿给父亲带来麻烦,示意他可以离开;怕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拒绝他人进入房间。

②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 恐惧死亡:男孩苍白的脸色、异样的神情、死盯着床脚的眼睛、对听故事漠然,以及对吃药表示怀疑都表现了对死亡的恐惧感。 坚强、勇敢:虽然病痛难忍却坚持说“我没事”;面临死亡时没有哭闹,也没有将内心的恐惧透露给父亲;不让父亲陪伴,独自躺着,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③天真而又脆弱。“天真”表现在男孩因不懂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了一天;“脆弱”表现在男孩得知自己不会死亡、精神松弛下来后“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5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6.(1)男孩不想让父亲陪伴,其反常的语言暗示了他等待的是死亡,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

(2)男孩得知自己不会死亡、精神松弛下来后的“脆弱”表现。

(4分;意思答对即可)

17、①标题没有明确等待的究竟是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②小说情节围绕“一天的等待”展开,标题贯穿全文,是小说的行文线索。

③“一天的等待”中,男孩直面死亡、坚强勇敢的精神得以彰显,突出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主旨。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8、观点一:是多余的。理由:①因为父亲打猎这件事游离于小说主要情节之外,给人节外生枝之感,对于突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并没有什么作用。 ②孩子生病了,但父亲却高兴地去打猎,不合情理,是个明显的败笔。 ③打猎时轻松愉快的情调与整篇小说营造的氛围不协调。

观点二:这正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理由: ①明写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暗写男孩在孤独恐惧中勇敢地等待死亡,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②荡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 ③父亲去打猎意味着他觉得孩子的病情不重,这与孩子自己的紧张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结尾的喜剧效果。 (6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六.(12分)

19. 答案:35421

20.答案:(示例)正方:通知书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高校姿态的变化,表面看来有点花哨,但只要内容是务实的,就不必永远保持呆板严肃的形象,这是一种亲民的表现。

反方:录取通知书花样翻新,其实质是华而不实,表面功夫只能博得一时之快,对解决问题并无实质作用。(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如果不是围绕“录取通知书”而谈,则得分不能超过2分)

21. 答案:(示例)设计说明:此会徽设计是以一个篮球和一群跃动的球员构成,整个会徽具有极强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篮球上方的球员形象犹如跃动的火焰,彰显了篮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参赛健儿顽强拼搏、勇于竞争的形象,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试题
上一篇:金华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