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试题最新14年高二上语文期末试卷» 正文

最新14年高二上语文期末试卷

[02-28 13:43:28]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语文试题   阅读:8300
概要: A.1984年,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一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发现内含高浓度的有机体,从而否定了地球是太阳系内唯一高文明生命形态的认识。B.二十多年来,科学家们虽然始终没有发现外星球活生生的生命,但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地外生命形式存在的确信。C.考恩告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星生命是非常原始的,也许是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其形态也不像科幻电影中描绘的是三只眼。D.地球生命与地外简单生命,对生存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是相同的,这一观点考恩博士与格雷迫博士是一致的。 www.kmf8.com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0题。(9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即凯旋而纳
最新14年高二上语文期末试卷,标签: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A.1984年,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一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发现内含高浓度的有机体,从而否定了地球是太阳系内唯一高文明生命形态的认识。

B.二十多年来,科学家们虽然始终没有发现外星球活生生的生命,但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地外生命形式存在的确信。

C.考恩告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星生命是非常原始的,也许是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其形态也不像科幻电影中描绘的是三只眼。

D.地球生命与地外简单生命,对生存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是相同的,这一观点考恩博士与格雷迫博士是一致的。

www.kmf8.com

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0题。(9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即凯旋而纳之。

方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讎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B.①盛以锦囊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岂非人事哉 B. 与其所以失之者

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10、下面加点的字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盛衰之理

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B.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C.当窗理云鬓 D.剪不断、理还乱

第二卷(共120)

四、(24分)

11、阅读下列文段,翻译句子。(8分)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滽水。滽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⑴使人先表滽水。

翻译: 。

⑵军惊而坏都舍。

翻译: 。

⑶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翻译: 。

⑷滽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翻译: 。

12、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 这首小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其哪些主要特征?(2分)

答: 。

(2)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

13、补写下列各题的空缺部分,任选四题。 (8分,每空1分)

①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②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

③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六国论》)

⑤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雨霖铃》)

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浪淘沙》)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试题
上一篇:2014届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