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任务或者知识点,分成三大模块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每个任务要相互独立,一个完成了之后在做下一个任务(做到条理清晰);任务中要包含提示或注意、阅读材料或拓展任务(针对学优生设计)
5、 任务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任务下发后,要提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探究讨论等,练习后叫学生上来演示,学生评价,老师根据情况点评或演示,梳理知识点,使学生建构的知识系统化。
6、 优秀的作品展示或提前完成的学生演示;不好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要指出缺点,不会做的也可以叫上来,让别的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
7、 帮助:可有可无,若有,设置一些简洁有效的提示性帮助。
8、 小结:教师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讲,给提示。同时设置一些练习题,并根据情况做点评。
9、 自我评价:教师知道学生评价。
10、课后拓展。
11、教学网站做好后要测试功能:链接正确、图片是不是正确显示。文字性的东西:语句描述要清楚,无错别字和病句。
1、 导入:演示、问题、故事、游戏、视频、音乐等,5分钟以内使学生有兴趣热情学习。
2、 课型的把握: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3、 理论知识点:图示法、表格法、对比法、游戏法,生活中的例子结合等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语言要生动。
4、 小组合作:2-4个人相临原则,叫组员上来连线,其他组员说理由,其他小组评价。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5、 评价:多表扬鼓励,经常有过程性评价,结束时有评价(自评),形成多元评价。
6、 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有效引导、评价策略的体现、落实指导意见、信息素养的落实。
7、 课堂是最重要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要紧张、有序、高效。
8、 常写反思或随笔。
9、 探究时间长短要把握,做的时候不要讲,别频繁的控制。
10、把握必修课的深度,根据指导意见。
11、学情分析、预期目标的达成,学习任务单、教学引导问题的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12、“头脑风暴” 是 “英特尔未来教育”一种重要的学习研讨方式,它充分的让每一个成员畅所欲言。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有关信息,集所有成员的智慧于一体,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一个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每一个成员的发散性思维。
13、通过理性建构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过程。
14、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理念。
15、 新课程体现三个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通过以上这些,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很快领会所学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Tag: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 小学信息技术课反思心得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
- › 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
- › 小学信息技术课反思心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信息技术课反思心得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信息技术课反思心得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信息技术课反思心得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信息技术课反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