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文段中主人公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乙】文段中主人公保尔经历了失明、瘫痪后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________ 回到队伍中去。 (2 分)
(2)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对 的赞美;《骆驼祥子》美在对 的赞美。(2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 31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题目。(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
14、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字作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消息,完成后面题目。(4分)
据新华社天津2011年1月1日电(记者 周润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1日,是2011年新的一年的开始,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在中国已沿用4000多年,现行“元旦”只有“62岁”。
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中国元旦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①因朝代不同,采用的历法也不同,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②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③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决定采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法。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旧历年”。
15、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6、新闻的第三段是按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请把下面这个句子放回原文恰当的位子,应放在第( )句的后面。(2分)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 立了“太初历” ,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www.kmf8.com
(三)读《背影》(节选),完成后面题目。(4分)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 C 下,再 D 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 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17、在横线上填上与课文一致的词语。(2分)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18、选文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一段文字,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父亲?突出了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7分)
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于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又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停留休息领略周围景色的场所。
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朗如亭,不仅是全园中也是我国现存亭子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朗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观赏。
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
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
- 2017年宁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宁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宁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宁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宁阳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