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营口市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 正文

营口市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语文模拟题   阅读:8481
概要: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1)蒹葭凄凄, 。(《蒹葭》)(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7)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9)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0)《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11)2012年度&ld
营口市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标签:中考语文模拟题大全,http://www.kmf8.com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

(1)蒹葭凄凄,                        。(《蒹葭》)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7)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

(9)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0)《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11)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

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以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概括为“                      ,

”。

www.kmf8.com

得分 评卷人 二、 文言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0—14题。(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论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

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①次: 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

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0.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

(3)乃喟然而叹曰:                  (4)故述往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来 至 于 麟 止 自 黄 帝 始。

13.(1)【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2)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

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

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

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14.【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5—16题。(4分)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模拟题中考语文模拟题大全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上一篇:自贡市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