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 ,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⑧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⑨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16.文章第②段中写道“在我国丰富的语言词汇里,有许多描述脚语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与其说是描写脚步的,不如说是在描述人的内心状态”。结合你的积累,请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或成语、诗句,文章中出现的除外),并简述其描述了怎样的内心状态(3分)
17.文章以“母亲的菊花”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8.请按照要求,在“圈点评注”栏内,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6分)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汲汲: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B句:
19.文章第⑦段写道:“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请根据上下文描写母亲此时的神态。(2分)
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
,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
20. 文章结尾写道:“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1.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3分)
22. 文章第⑧段中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 ,除了本文所表现的美好感情,你认为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坚守?(至少写出三点)(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A.雪拥蓝关马不前B.今夜偏知春气暖C.波撼岳阳城D.伤心秦汉经行处E.欲上青天揽明月
F.苟全性命于乱世
评分意见:本题共6分,每句1分。
2. ①匮乏
评分意见:本题1分。
②示例用删除号删除“对于”。
评分意见:本题1分。在原文中使用修改符号修改正确即可得分。
③示例1:山东也渴,过度开采引发海水倒灌 示例2:山东也渴,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示例3:山东缺水,开采远超承载能力
评分意见:本题2分。内容能体现“山东缺水,后果严重”的主题且字数符合要求即可得2分;
3. ①夏洛蒂•勃朗特
评分意见:本题1分。
②简爱在舅妈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到歧视、冷遇,甚至辱骂和殴打。从主人到仆人都不喜欢她,她的地位甚至连下人都不如。
评分意见:本题1分,表述准确,无错别字即可得分。
③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
评分意见:本题1分,表述准确,无错别字即可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4.豪放 苏轼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5.山下的兰芽儿嫩嫩的、短短的,浸在清澈的溪水里,松林间布满沙石的小路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而下,杜鹃鸟正在枝头鸣啼。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三句赏析各占1分,语言表述完整生动即可。
6.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因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表达了作者虽政治失意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豁达胸襟。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正确理解句意占1分,表达作者的情怀占1分。
7.①飞奔的马 ②环绕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8. 大 抵 若 是/ 不 能 殚 记
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
9.c。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
10.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译句中重点实、虚词任何一个没解释、解释错误、均扣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 2017年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