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前做好的几项研究
1、通读课标研究纲要
《课标》和《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和复习备考的依据,应认真研究,确保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深度、难度把握?确,确定复习的重心.特别是《课标》(修改稿),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四基”和“两能”; 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增减等.研究《中考纲要》将有助于我们明确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考试的方式及试卷的结构.从而加强复习的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
特别是《中考说明》:(1)例证性试题 试题所蕴含折射出的有关信息.(2)考试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的深层次研究 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考试要求中的“ ”水平有哪几条.(3)《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描述等.
2、抓住根本研究教材
新课程下的教材淡化了数学知识之间的一种逻辑演绎体系,知识点比较分散,比如《统计与概率》,几乎分布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当中,这给我们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每年教材都在修改和完善,增加有关内容如韦达定理等,特别是习题不断增加,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对教材的研究要做到:(1)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性.现行数学知识,可以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各板块知识之间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数形结合——三个“一次”、“二次”间的关系,复习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2)抓好双基教学,掌握通性通法.纵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双基内容的试题占到60%以上,因此,数学复习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明确常规题型的通用方法,掌握通性通法.
3、把握动向研究试题
(1)关注几类试题 近三年来的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近几年来的本省市中考试题,近两年来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和全国高考试题的新动向.
(2)研究中考试题 努力做到:①明确试题特点,把握考试方向.如“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②发现试题的地方特色.如我省07年试题中的第18题,以我省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为背景.③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 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指导
- › 2016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几何篇】垂径定理
- › 中考数学解题能力提高:走好三步
- › 中考数学提高解题速度八步走
- › 中考数学考高分有秘诀—走好应考4小步
- › 中考数学高分秘诀:应考“四步走”
- › 2016中考数学复习攻略:三点帮你得高分
- › 高分解读: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4大特点
- › 2016中考数学高分秘诀:吃透题意 谨防失误
- › 2016中考数学应用题复习全攻略
- › 2016中考数学压轴题复习攻略
- › 2016中考数学高分秘诀:应考“四步走”
- › 解析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4大特点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指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指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指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