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化学中考化学名师指点2017白银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正文

2017白银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化学名师指点   阅读:8256
概要: 1、第1题“钢”的分类,学生对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很模糊,出错较多,反映出一些基本概念含糊不清。2、第4题、第9题的共同问题是对知识的记忆不牢。第4题中碱性物质的质量变化往往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有关,若清楚这点,马上排除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答案一目了然。第9题考察了两个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措施,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物质,只要记忆牢固,稍加分析,即可解题。3、第10题、第18题刻归为一类,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不够。第10题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第18题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出氢气的质量,其余问题迎刃而解。4、第14题、第16题是综合能力比较强的题目,反映出学生信息搜集不全面。第14题的问题是学生不会从“常见物质”缩小范围,忽略推断题的突破口,导致得分率较低。第16题是一道科学探究题,学生不会从所给的资料中筛选出有用的内容,审题缺乏耐心、细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四、对今后九年级化学教学的启示1、强化基础,注重应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它为每一个学
2017白银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标签:中考化学名师指点大全,http://www.kmf8.com

1、第1题“钢”的分类,学生对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很模糊,出错较多,反映出一些基本概念含糊不清。

2、第4题、第9题的共同问题是对知识的记忆不牢。第4题中碱性物质的质量变化往往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有关,若清楚这点,马上排除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答案一目了然。第9题考察了两个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措施,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物质,只要记忆牢固,稍加分析,即可解题。

3、第10题、第18题刻归为一类,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不够。第10题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第18题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出氢气的质量,其余问题迎刃而解。

4、第14题、第16题是综合能力比较强的题目,反映出学生信息搜集不全面。第14题的问题是学生不会从“常见物质”缩小范围,忽略推断题的突破口,导致得分率较低。第16题是一道科学探究题,学生不会从所给的资料中筛选出有用的内容,审题缺乏耐心、细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四、对今后九年级化学教学的启示

1、强化基础,注重应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它为每一个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落实“双基”,把握好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对于化学概念教学,一是要强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实质,以便在分析判断具体问题准确运用概念;二是加强相关概念之间联系与对比,特别是易混淆的概念,要通过具体的问题使学生把握其区别与联系,这也是近几年中考试题考查概念的重要方式。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一是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将化合物知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之中,既体现化合物的知识,又展现其实用性的价值;二是要加强迁移性的训练,要通过设置一些新的、末知的化合物,采用信息题的方式,训练学生应用元素化合物规律性的知识。对于化学计算教学,要加强化计算的实践性,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将计算融入一定生活背景之中。

2、重视实验,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科学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途径,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近几年中考实验试题的考查类型,实验教学一是要加强探究程序的指导,明确科学探究包含哪些要素,每个要素操作有什么依据或方法;二是要分类指导解题的策略,中考实验试题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提出实验问题、如何做出猜想与假设、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选择实验仪器及装置、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及问题、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如何评价实验方案、如何表述实验结论等等,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进行筛选,分类训练,分类指导;三是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并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扭转讲实验的做法,要通过开展探究实验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验的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⑶关注情感态度,强化育人功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化学课程不应是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应当把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所做的贡献,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使化学成为让学生的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全面提高与合谐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善待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二是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要挖掘教材中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环境和科技发展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一页  [1] [2] 


Tag:中考化学名师指点中考化学名师指点大全中考复习 - 中考化学 - 中考化学名师指点
上一篇:2017福州中考化学试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