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词汇,改革首先从哪里展开?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2分)
(3)两位农民工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2分) 它属于哪一价值体系?(1分) 它对底层民众来说能起到什么作用?(2分)
(4)如何才能使底层民众共享改革成果?(不少于2点)4分
28.(8分)深受次贷重创的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使美国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大海啸,并且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国际金融危机在2009年给世界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创伤,世界生产总值2009年比上年下降了2.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出现全球经济整体衰退。
(1)金融危机的爆发告诉我们哪只手存在哪些明显的弱点?(2分)
(2)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属于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了哪只手的什么作用?(2分)发挥这只手有何意义?(2分)
(3)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使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揭示了现代经济成长的奥秘。请问现代经济成长的奥秘是什么?(2分)
29.(8分)著名作家张贤亮曾用拆字的游戏来诠释和谐的涵义:和,左边是“禾”,右边是个“口”,就是指人人都有饭吃;谐,左边是个“言”,右边是个“皆”,就是指人人都可以自由讲话。“和”是管吃饭的,即物质利益层面的;“谐”是管说话的,即思想表达层面的,吃饭与说话都是天赋生存的基本权利。
(1)要实现“人人都有饭吃”,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2分)
(2)“人人都可以自由讲话”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你知道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制度保证吗?(4分)
(3)接下来我们的建设目标除了表现在“人人都有饭吃” ,“人人都可以自由讲话”外,还表现在哪里?(至少两点)(2分)
30.(10分)【政府的举措】几年来,浙江省政府采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1)材料反映了浙江省政府通过什么手段促进经济发展?(2分)
【地方的行动】
(2)滕头村的致富秘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6分)
【我们的责任】在国家面临危机之刻,浙江人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一位民营企业家拿出2000万元作为员工工资保障金,并承诺两年内“不降薪、不裁员、不减少福利”。这一义举受到公众的赞誉。
(3)企业家的义举启示我们中学生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2分)
社会思品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题1分;17—25题,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A B D A B B D B A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C B B B B C B C B
二、非选择题
26.(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②经济建设。(1分)
(2)“东方的涛声”比喻改革开放。(1分)历史结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分,如果答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也对)
(3)①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 ②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27.(1)(4分) 材料一反映我过资源的利用率低(1分)
材料二反映我国的人口素质低(1分) 材料三反映我国科技水平低(1分)
人口素质低和科技水平低下导致资源利用低(1分)
(2)(2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3分)计划生育(1分) 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1分) 协调PRED问题的关键是人口(1分)
28.(1)(2分) 严重影响西南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4分) 材料二表明2010年春季的西南地区降水量少、气温偏高,这是导致西南大旱的原因之一(2分)材料三中人们滥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水体污染严重也是导致材料一西南大旱的原因(2分)。
(3)(4分)禁止滥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防止水体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任答两点给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给分)
(4)(2分)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主动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9.(1)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还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读书难、教育不公平等民生问题。(4分)
(2)①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使得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众多民生问题都是这一主要矛盾在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2分)
②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为改善民生问题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1分)
30.(1)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分)
(2)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或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2分)
(3)如通过科技创新,使用新型的原材料,生产环保的、可循环使用的、受消费者欢迎的购物袋等。(2分)
总结:初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备战中考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www.kmf8.com和大家一起努力!
相关推荐:
- 初三政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 ›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 ›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简答题
- ›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材料分析题
- › 苏教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 › 苏教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分析说明题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试题
- › 新编初三政治寒假作业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问答题练习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之分析说明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试题之材料分析题练习
- › 2016年初三政治寒假作业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