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康是南朝四个政权历代相沿的都城。
第15课
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并在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百年的割据局面。
2、统一北方后,北魏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特别是如何与汉族和睦相处,使各种问题的核心。为此,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3、 北魏的改革从整顿吏治入手,一面发给官吏俸禄,一面制定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其次,北魏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缴纳租赋_。第 三,北魏在地方设置乡官,打击豪强地主。第四,北魏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第五,改革鲜卑旧俗,下令禁胡服,学汉语,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 婚,改用汉姓。这次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第16课
1、祖冲之是南朝齐、梁之间著名的科学家,他最大的功绩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一千年后,这项纪录才被阿拉伯的数学家打破。
2、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对东汉末年末年成书的《水经》作增补和深化,留心河道的分布和通塞情况,足迹遍布黄淮流域,也到过长江中下游的地区。
3、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种植,不误农时。
4、秦统一六国后,将小篆定为通行全国的字体,后来又推行了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字体隶书,曹魏的钟繇将它转化为楷书。
5、东晋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他最擅长画人物,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7、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艺术开始盛行,最著名得代表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云冈石窟已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17课
1、AD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结束了中国南北方的长期分裂。
2、为了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便于到江南巡游,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依次包括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四段,依次沟通黄河、淮河、长江和洛水四大水系。
3、AD618年,隋炀帝在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18课
1、AD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来,他的次子李世民即位,他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2、李世民把国君比作“舟”,把人民比作“人民”,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李世民非常重视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为此完善了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他还非常善于纳谏,此时最著名的大臣是魏徵。
4、李世民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赎回被突厥掳走的中原人民。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史称“贞观之治”。
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她改国号为周。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发展科举制,对试卷采用“糊名制度”制度,实行“殿试”,创设武举,郭沫若评价她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朝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达到全盛,他任用姚崇、宋璟等名相,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在统治后期,惰于朝政、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最终酿成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叛乱。
7、唐都长安市、坊分明,前者是商业区,后者是居民区。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 › 人教版初中历史人类历史教案模版
- › 人教版初中历史大河流域教案模版
- › 人教版初中历史古代希腊教案模版
- › 初中历史寒假作业(带答案)
- › 初中历史寒假作业: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 › 初中历史寒假作业练习题测试
- › 初中历史寒假作业练习题(含答案)
- › 初中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
- › 初中历史寒假作业测试题
- › 初中历史暑假作业(含答案)
- ›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暑假作业
- › 人教版初中历史暑假作业(附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