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 论语读后感2000字
- › 论语读后感1000字
- › 论语读后感600字
- › 论语读后感800字
- › 论语读后感1200字
- › 论语读后感2000字
- › 论语读后感 1500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读后感2000字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读后感2000字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读后感2000字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