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张南君所看到的一样,由于《道德经》未按逻辑关系排列,所以读起来就像走迷宫似的,整体上难以把握,字句上也就难免歧义丛生。有些重要字词,如在当时文化背景下常用其本义,其引申义也人人心领神会的“玄牝”等词,以及不大常用的合用短语“谷神”等等,自古以来就没有一次予以正确的注解,从而给好事之徒谬谈“玄学”有可乘之机。
《道德经》又是那个时代的自由诗。从而蕴藉着“文约义丰”的独有文化特色。而在朝派僵硬的注释确实令人感到只做一半的工作,在野派也有尝试用诗来翻译。但那那些七言诗翻译出来更加僵硬,又让人感到还不如散文式的直译好。这样,《道德经》的诗译工作也成了一大历史遗留问题。
正是在在在朝派在研究前行无路之际,在野派显得空前活跃,由于根本问题(逻辑关系)未予解决,在野派在修身养性方面确实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正确论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都重蹈覆辙,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更为可悲的是,有些人还故作惊人之谈,例如把《道德经》全部说成什么“隐语”,于是乎肆无忌惮地胡乱猜测,这样,对《道德经》的乱译、谬谈几乎成时尚,老子思想的传播就面临着一场严重危机。
张南君就是在这个时候,毅然站了出来。他所著《道德经诗译》,对《道德经》作了逻辑关系排布,以正确无误的直译,真实地传达出老子的思想,以传神达韵的诗译揭示出原作的深刻含义和感情色彩,使《道德经》不再难懂,不再歧义丛生,不再给人以曲解、穿凿附会的机会。今天,一部闪耀着活生生的老子思想、感情,贯穿着严密逻辑脉胳的《道德经诗译》出现在我们面前,这难道不是历史的荣幸吗?
张南君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是因为他站在许多前贤肩上,历史不仅为《道德经诗译》积淀了物质基础,也在新的时空里提供了新的文化基础与心理基础,此外,张南君个人的特殊涵养、智慧、人格,也是完成这一巨大工程的重大因素。
在中国学术文化圈子里,张南君是一位曾经令人难以理解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即颇具才气,青年时期迷上了写作学理论,且深得业内权威人士之一、中国青年写作理论家协会主席马正平教授的厚爱。正当他应有所作为之际,却又转向哲学研究,继而又以治学《诗经》、《离骚》、《老子》为务。十余年间竟杳无音讯。当他拿出《道德经诗译》手稿时,实在令人惊喜,惊喜之余,更为其一丝不苟的历史唯物主义及扎实的写作美学、哲学功底而感佩!
1983年他开始研究《道德经》。在读了大量前贤的注疏后,他深为不满,继而自觉承担起使《道德经》脉清、义正、传神、达韵的历史重担。这是几千年来许多研究《道德经》的学者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何等繁难,可想而知。稍有不妥,不是流于平庸,就是功败垂成。
作为一个一意求真的学者,他深知自己应当怎样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完全按老子所说的悟道方式,抛开书本,远离是非,自己以老子的方法,再度体验老子的心态。十多年来,在身心合道的深切体验中,他的头脑一次又一次地闪耀着灵感,以至每一个历史上任何版本未曾解释清楚的字词,真实含义是什么,依据何在等等,都一一详尽。他仍不满足,继而又决定以最好的的诗歌艺术为《道德经》传神达韵。实现这一切,他依然是以空明的灵感在禅定中去完成美妙的建构,终于“面壁十年图破壁”。现在,当人们读到他庄重严谨无可挑剔的导论,读着传神达韵的诗译,有谁能想到这完全出自身心合道的空灵呢?
作为一个求真者,他忠实地进入老子情态、心境,而完全无意一展才华。老子五千言文约义丰,感情丰富,历史上各家各派解说出入甚大,但张南君理清了“修道------- 悟道------弘道”这个前后相续、因果相成的线索。以及“弘道”又分辩证思维、立身处世、安邦治国这几个并列成分后,将每章各归其位,从整体上把握了思想的准确无误。每章的诗译,他又注意主题、情调、节奏的不同,以“传神、达韵、发幽、阐微”为诗译的美学标准。为此,在体裁上,他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语言上力避用典,即使一用,也无痕迹,绝不因辞损意,故雅俗不拘随遇而化,用他的话来说是“缘情成体,步韵生文”。为了忠实地再现老子“不言而教”的精神,他甚至不为每首诗命名。这样的结果,使他的诗译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优美。读着他的诗译,几千年的语言障碍烟消云散,老子曰道的慈祥、睿智的形象似乎就在眼前,那赤诚、深挚的朋友与长者情感以及崇高、伟大的人格直接感染着我,产生着灵魂的震撼。张南君以超越前人的努力实践了老子“返朴归真”的原则。译作传神而造神,达意则不寓意,发幽阐微而不离根本。这种无意“立言”的结果使诗译神形兼备,达到了“高葆真”的效果。从而在诗译中完成了庄严的历史使命与艺术使命,产生了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或许,它为翻译古代重要哲学、艺术文献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功范例。
《道德经诗译》的成功,是老子思想的又一种成功,是治学态度高度严谨与独异的治学方法的成功,它本身就是意义重大的。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 《道德经诗译》读后感3800字(三)
- › 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二)
- › 《道德经诗译》读后感3800字(三)
- › 静心·净心·尽心--《道德经》读后感1800字(四)
- › 《道德经·希言自然》读后感1300字(五)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道德经诗译》读后感3800字(三)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道德经诗译》读后感3800字(三)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道德经诗译》读后感3800字(三)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道德经诗译》读后感3800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