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作文网作文素材作文指导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正文

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10-20 00:17:37]   来源:http://www.kmf8.com  作文指导   阅读:8109
概要: 王大绩:设计了一个探究能力层级,这是新课标的变化,因为今年全国不是新考卷的地方,不是新课标还有各地自主命题的省市,有渗透这一点。比如高一,高一在实行新课标,但是08年高考中有一些渗透,所以探究能力层级应该还是做的比较虚。具体说探究能力层级就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实际理解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另外还设计了和它相搭配的,探究能力层级在选考中实现,因为不能让同学在各个方面都探究,因为可能在某些方面,因为新课表里面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探究能力层级是在选修课这边,在必修课程中阅读和鉴赏、表达交流几个目标,有五个模块。小说、文字应用、文学论著研读、诗歌散文等。 具体说一下,像选考性能力层级,两个这样搭配,第一类选考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其实别的试卷里也有,就是阅读大题、散文作品等等。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意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略内涵、分析作品表现、理解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文学精神。探究能力层级考察什么?有三条,第
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标签: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指导教案,http://www.kmf8.com

  王大绩:设计了一个探究能力层级,这是新课标的变化,因为今年全国不是新考卷的地方,不是新课标还有各地自主命题的省市,有渗透这一点。比如高一,高一在实行新课标,但是08年高考中有一些渗透,所以探究能力层级应该还是做的比较虚。具体说探究能力层级就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实际理解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另外还设计了和它相搭配的,探究能力层级在选考中实现,因为不能让同学在各个方面都探究,因为可能在某些方面,因为新课表里面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探究能力层级是在选修课这边,在必修课程中阅读和鉴赏、表达交流几个目标,有五个模块。小说、文字应用、文学论著研读、诗歌散文等。 

具体说一下,像选考性能力层级,两个这样搭配,第一类选考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其实别的试卷里也有,就是阅读大题、散文作品等等。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意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略内涵、分析作品表现、理解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文学精神。探究能力层级考察什么?有三条,第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丰富逸韵。第二,探讨作用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三,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会有创业性的解读。另外可以不做文学类的,可以做实用类的文本,就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的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这种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组成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解读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公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能力层级还是三点,第一,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论文的深层逸韵。第二,探讨文本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第三,探讨文本疑点和难点。 

  我们从去年的广东、山东、宁夏、海南这四个省三份卷子,大体体现是这样,实际上还不是高考的事,因为只有到高考得到这种充分也不太现实,不是一日之工,就是说同学如果够从文章,好比说文学类作品,一个同学如果能充分理解散文,不是说抽象的,抽象知道这个词负用,从心里面能体会这个。另外了解散文是托物抒情的,还能够关注思考感悟社会中现实中的学生。语文课上的文章阅读,这是关注文字,另外的关注生活,实际上平时学语文,临时抱佛教是没有用的。以前有专家就说,语文考试应该不能复习就行,天天在用汉语思考、在用汉语表达,复习什么啊,就是自己的母语啊,但是落实到理想还比较远,还得有一段时间,但是首先新课标得落实这一点,这是从平时。就考前来说,读的时候能够关注试卷中的文字,要能够关注里面重要的词语表达信息,当中有效的把已经有的几点对社会认识上、对文章的认识上能够调动出来,实际上还得关注文字,这两个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前一点,老师们在这几届学生中没法真正实质的提高,就关注对文字的把握,使得他原来就有的生活的认识、文章的认识激发出来,这就是成功。至于头一条,您在带下一届学生中高一开始,这才是新课标的目的,新课标的目的就是人文性的统一嘛,前一点就是人文性的基础,第二点就是工具性的展示。 

  语言,以前规定是简明、连贯、得体,现在加上了准确、鲜明、生动,其实这个语言水平的使用就是这么几个层级,最低的层级就是要正确、要规范,这就是准确的问题,其实很多题在考,比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俗语的使用是否正确,甚至病句的辨析都属于正确的问题。第二个,正确的基础上熟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清晰,一个就是流畅,所谓清晰就是简明,别说好多冗词,尤其考的是书面应用,很多作文里面大量的口语,随便用这些词,这在书面语中是应该洗练一些的。再有就是流畅,流畅就是连贯。在熟练的基础之上就要恰当,恰当就是所谓的合适,那就是得体,该怎么说,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在这个恰当之上的层级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要有美感,那就是生动和鲜明,所以这六条我觉得大纲里排列可能还有点问题,就是他把准确、鲜明、生动放前边,简明、连贯、得体放后边,大概就是按照以前的三条加了三个,我想也许明年就会改。实际应该是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说是一个新的规定,但实际上在以前到处都体现这一点。 

  主持人: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问题,语文最关注的还是作文,尤其今年出现了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的信息,您能对这一个观点提出您自己的看法吗?给考生一些提示,以后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王大绩:其实一些同学习惯写的错别字没有多少,尤其是常用字里边也就几十个,就是不注意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应该他平时养成很好的习惯,语文学习不能只看考前的一点,要增强对他的投入,实际这种关注就可以,每个同学自己应该平时加以注意,注意积累、注意校正,这不是考前临时突击解决的问题,因为习惯性的错字不是临时出现的,但是作文里面应该关注这一点。 

  其实作文最大的问题,是用文字表达思维,是把思维外化成为文字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它的核心是思维问题,就是一简作文写不好不是文字的问题,但是说你把字写的很乱,中国字写的不像中国字或者很多错字,不好的习惯当然得注意,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但是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是表和里的问题,里面是思维问题,更应该关注这个。 

  作文这一项在复习的时候往往背一点什么句子或者套一点什么东西,实际这都是违背写作规律的事情,作文这道题是极特殊的,主观性最强的一道题,其他题目都是命题人手里拿着答案,包括我们辅导团队的老师,还有学生,都是猜那个答案,当然不是说猜谜语那样的,是按照某种答题规律答那个答案,唯有作文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答案在考生的手里,另外一个答案也在阅卷人的手里,别的题的答案都是命题人给的,而作文的答案是分别掌握在考生和阅读人的手里,怎么样撞上就成功了,怎么叫我的主观能力,我心目中的答案,能够切中这个老师的答案,能够叫他喜欢,他觉得这就是好文章,这就高分。实际上我觉得作文准备的根本目的,就是把40分有把握的提高到50分,这40分不是高三的事,前面基础的40分是初中的事,高一、高二的事,我们最后高三练就是后边的20分,当然得满分有偶然性,但是50分以上就是一个任务,不然就不用练了,或者练作文干吗。很多同学练了半天的作文,老师也很辛苦、同学也很辛苦,考试最后30多分、40多分,要说作文30分、40分根本不用这个,进校门一篇作文不写也30分,练了半天就30分,就等于没练,就是没有注意两个主观性,怎么使考生他的主观努力切中阅卷人的主观需求,只有按写作规律了,其实这一点是大家一直在说的,是最传统的事,一说王老师你在指导过程中老指导创新,我说不是创新,我是要求他回归传统,我们作文怎么写就是怎么写,实际上你说谁都在写熟悉的事,不熟的事怎么能打工阅卷人呢,白开水似的写一篇作文,作文总得有点思想,给老师有一些启发,给他一点愉悦,给他一点美感,就是说你必须超过阅卷人才。同学说怎么能超过老师呢?全面超越做不到,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但是他某一领域超过确实可能,我们新课标就是选修课嘛,选修课就是个选阅读,都给他熟悉的事,这个方面他能够超过老师。就像韩愈说的“师不必先于弟子”、“树业有专攻”,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就是学生、老师就是老师。我觉得一个老师有责任,你得是帮助你的学生,在某个领域形成专注。高考作文题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因为新课标在落实、在渗透,新课标里明确说,在表达和交流中作文就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和交流,要鼓励学生,不是允许,是鼓励,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个广阔的舞台一定可以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作文指导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指导教案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上一篇:2008年中考高考前作文必背10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