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作文网作文素材写作技巧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文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10-20 00:17:37]   来源:http://www.kmf8.com  写作技巧   阅读:8749
概要: 一个观点的形成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加工的材料的性质有关,具体说,要看加工的是形象的材料,还是抽象的材料。下面我们分别予以说明 (1)关于抽象材料的加工。 思维加工的抽象材料,其中一类是抽象概念。对抽象概念的加工,一种是要求对某一抽象概念作出理解和阐释,例如说(谈、话、析)“傻”、“习惯”(1989年高考题)、“分数”、“友谊”、“慷慨”、“自信”、“生命的价值”等题目。对这类题,关键就看能否将这一抽象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在思想上分解为若干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然后再通过辩证综合形成对概念的整体认识(即观点或论点),使原先的抽象概念上升为具体概念(即多个方面的统一)。像课文中的《说谦虚》、《说“勤”》、《谈骨气》、《论求知》、《理想的阶梯》、《崇高的理想》、《恰到好处》等都是这一类的文章,应通过这些文章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概念的分析和阐释的方法。再一种是要求阐述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平凡与伟大”、“高分与低能”、“创见与盲从”、“理想与实践”、“清源与活流”(1988年上海高考题)、“开源和节流”、“自满"自卑&quo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标签: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作文写作技巧,http://www.kmf8.com

  一个观点的形成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加工的材料的性质有关,具体说,要看加工的是形象的材料,还是抽象的材料。下面我们分别予以说明 

    (1)关于抽象材料的加工。 

  思维加工的抽象材料,其中一类是抽象概念。对抽象概念的加工,一种是要求对某一抽象概念作出理解和阐释,例如说(谈、话、析)“傻”、“习惯”(1989年高考题)、“分数”、“友谊”、“慷慨”、“自信”、“生命的价值”等题目。对这类题,关键就看能否将这一抽象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在思想上分解为若干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然后再通过辩证综合形成对概念的整体认识(即观点或论点),使原先的抽象概念上升为具体概念(即多个方面的统一)。像课文中的《说谦虚》、《说“勤”》、《谈骨气》、《论求知》、《理想的阶梯》、《崇高的理想》、《恰到好处》等都是这一类的文章,应通过这些文章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概念的分析和阐释的方法。再一种是要求阐述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平凡与伟大”、“高分与低能”、“创见与盲从”、“理想与实践”、“清源与活流”(1988年上海高考题)、“开源和节流”、“自满"自卑"自尊”、“空想"幻想"理想”、“学习"思索"实践”、“树木"森林"气候”(1986年高考题)等。这些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它等于将一个高位的总概念已分解为两个或三个低位的相关概念的内容,让谈这两个或三个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高分与低能”就等于已将“分数”这一总概念分解为“高分”和“低能”两个低位的相关概念,让谈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思维过程看,上一种需要先对概念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方面,然后再研究各个方面的关系;而这一种则已规定了所要研究的关系,重点是看属于什么关系,怎样处理这些关系。对这些关系,同样要运用辩证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即观点或论点)。像课文《想和做》、《怀疑与学问》、《语文和教学》、《简笔和繁笔》、《个人和集体》、《拿来与送来》、《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都属于阐述关系的文章。还有一些题目虽然不是以“××与(和)××”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文《骄必败》、《俭以养德》,题目本身已表明观点,但它也是在阐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我们要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再一类是抽象判断。一种是相互对立的或相反的抽象判断。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题,面对同一个玫瑰园,一个小姑娘认为“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另一个小姑娘认为“这里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两个小姑娘各自根据自己的感性体验作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两种相反的抽象判断)。1989年的高考作文题,面对同一考生报考志愿问题,考生本人想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父母则坚持主张他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对同一问题,考生、老师、父母却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也是三个抽象的判断)。像这样的问题,就要求能够对同一问题形成的几种相互对立或相反的观点,经过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或认定某一个对(某一个错),或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新的观点(论点)。再一种是互补性的几个抽象判断。如《理想的阶梯》一课,从作者的思维过程来讲,他的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正是对以下三个抽象判断进行辩证分析和综合的结果:“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而每一个抽象判断,又都经历了对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的分析综合。)这三个抽象判断之间的关系在内容的性质上不是对立的或相反的,而是统一事物内部具有互补性质的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思维加工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辩证的分析和综合,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能够统一这三个抽象判断内容的总观点(即中心论点)。 

(2)关于形象材料的加工。 

  议论文是一种抽象的思维,但它的观点也可能通过对形象材料的加工来形成。例如,我们经常要学生写文章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发表评价,或学了某篇记叙文、文学作品之后让写人物性格的分析或读后感,或让看图作文,或看了影视片让写观后感等,其论点都需要通过对形象材料的抽象思维加工来形成。像1980年的高考题让考生写《读〈画蛋〉有感》,1983年的高考题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内容写一篇议论文,1992年的高考题让学生阅读一段候车亭下避雨的故事写一篇议论文,都属于这一类型。 

  要从形象材料中提炼出思想观点,就必须使感性具体走向思维抽象,采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它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这个认识过程的主体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我们举《哨子》一课谈谈这个问题。作者在七岁时曾经为了一个心爱的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这段生活经历本身是一种具体的事实材料。作者通过对这些具体事实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便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当我打算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时,我便常常对自己说,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在这里作者由买哨子推及到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不要为此而花费太多,这就使认识由感性具体上升为思维抽象。作者长大走进社会,又观察到很多很多人为了权势、名望、财产、玩乐、虚荣等,如同自己小时候为了一个哨子一样,付出了太高的代价。他在自己原先认识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个别推及范围更广阔的一般,通过更高一层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终得出了“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的结论(也就是本文议论的中心论点)。这篇议论文在人的认识过程上是比较典型的,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观点或一篇文章的正确的论点,是通过对事实现象不断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才形成的,这也就是我们应当着重培养的几项思维能力。 

  对形象材料的思维加工,通过抽象的分析和综合,往往会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事物矛盾各个方面的抽象思想(即抽象的判断或抽象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使认识由思维抽象再上升到思维具体,形成对事物矛盾各个方面辩证统一的认识。这时的思维加工就转变成了前一类所讲的对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抽象判断的思维加工。因此,对包含着辩证矛盾的形象材料的思维加工,第一步是通过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使感性的东西形成抽象的思想,第二步再通过辩证的分析和综合使抽象的思想上升为具体的思想,这才能最终形成文章的论点。其中,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前提,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必然,而整个过程的主体思维则是辩证思维。这在《语文思维培育学》一书中我们具体分析了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过程,此处就不再举例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作文写作技巧作文素材 - 写作技巧
上一篇:作文开头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