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逆来顺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悖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①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短文列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年轻人应聘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认为正是当初他的肯“低头”,才让他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习作(30分)
上课时,小雨向小欣借橡皮,王老师误认为两人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讲,当众点名批评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同学受到批评后的两种处理方式。
方式一:小欣受到批评后,认为老师冤枉好人,怒火中烧,因而,很不服气地斜瞥了老师一眼。老师看到后也很生气,于是冲突趋向白热化……
方式二:小雨受到批评后,心中非常委屈,但他并未辩驳,而是等到下课后跟随老师到办公室,诚恳地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听后,真诚地承认自己也有错误,并在下一节课上公开向小雨和小欣道歉。
读了以上文后,或许能勾起你与老师相处中的回忆,或许引发你对此想说的心里话……请你自己命题,写你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可以是美好的、令人愉快的,也可以是令人遗憾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表达顺序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刚才检查下,发现与原版的变样了,故复原说明如下: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这题加点的字各位清楚的。
五、写出与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1、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 )
这句画线的是“迷恋”一词。
2、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
这句画线的是“清晰”一词。
3、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 )
这句画线的是“刚强”一词。
十一、课外阅读
文中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低头”是“……他们是低头的人。”这句。
另,为方便老师检测,下面公布课外阅读的参考答案:
十一、课外阅读
1.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第⑥段第一句或第二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悖论:(似非而是的观点, 自相矛盾的话。)
3.文中第①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谦虚);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唯唯诺诺、忍让一切或逆来顺受、低声下气)。
4.短文列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做人要谦虚,不要趾高气扬);列举年轻人应聘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更多内容请点击: 小学 > 五年级 > 语文 > 五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