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你向作者倾诉什么,倾诉你的心灵。写你最想对作者说的一句话。
学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领略枫叶如丹的韵味。
……
总结板书,深化对课题《枫叶如丹》的理解,学生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初步的理性人生观。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板书:
枫叶如丹
袁 鹰
自然 人世
枫叶 秋之生命(活力)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后反思: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想以读促学,以读促教。在教学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1、通过三个大环节和学生一起读书。一是初读,用心读文,读通、读美;和学生一起到文中倾听作者的心声;让学生去倾诉,倾诉自己在读完课文之后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观。
2、通过课件和《秋日私语》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秋季枫叶万山红遍的情景中,用心读书,到文章的字句中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3、本课的题目《枫叶如丹》含义不易理解,我在上课之初给学生置疑惑,然后在引导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再来体会课文题目的含义——红红的枫叶就像红红的颜色一样,在众多颜色中显示着成熟的美。从课上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但本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不能灵活驾驭课堂,没有做到以学定教。
文章语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玑。但在这节课上我,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不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就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评价。尤其在处理初读课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时,有的同学此时就开始谈感受,而我却被教案束缚,如果能就学生的发言即时评价,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通过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能教学效果更好。
二、一味重读,却没有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倾听、倾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处理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却不到位。如果能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枫叶如丹”的滋味,本课才会真正让学生受益。今后在我自己备课时要锻炼自己深入浅出的本领。
三、学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机会,不能落实“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得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学设计中缺少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磨练自己,深入备课,讲课时灵活处理教案,以学定教,心中有数,使得自己尽快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更多文章进入:
www.kmf8.com小学频道 五年级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
- › 八上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
- ›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 › 初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初二下册
- › 201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试题
- › 2016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 ›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复习测试题(北师大版)
- › 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
- › 2016年北师大版同步初三语文家庭作业
- › 北师大版同步初三语文家庭作业
- › 2016北师大版初二政治暑假作业
- ›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寒假作业
-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