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教师个人计划总结2017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质量分析» 正文

2017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质量分析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阅读:8793
概要: 项目二:阅读积累与运用(占19%) 1、试题用意 本次阅读理解分课内阅读(6分)、课外阅读(13分),共19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结合具体语境综合运用的能力。课内阅读选择的文本是《翠鸟》中关于翠鸟捕鱼的片段,课外阅读选择的是《小水珠和大浪》,可读性强,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文后涉及的练习都紧扣《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做到举一反三: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恰当运用近义词:能用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的含义,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2.答题情况 本部分答题得分率不很理想,逐题分析如下:课内阅读三个小题的得分率分别为90%、85.31%、72.69%,主要失分:第⑴题写出了翠鸟什么特点,学生没能抓住重点,有的写机灵的特点,有的写捉鱼的特点,有的写飞行的特点,第⑵题要求找出描写翠鸟捉鱼时动作的词语,大部分学生写的是句子,说明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第⑶题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用的很多,却不能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有的
2017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质量分析,标签:教师个人计划,教师个人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项目二:阅读积累与运用(占19%) 
1、试题用意 
本次阅读理解分课内阅读(6分)、课外阅读(13分),共19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结合具体语境综合运用的能力。课内阅读选择的文本是《翠鸟》中关于翠鸟捕鱼的片段,课外阅读选择的是《小水珠和大浪》,可读性强,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文后涉及的练习都紧扣《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做到举一反三: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恰当运用近义词:能用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的含义,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2.答题情况 
本部分答题得分率不很理想,逐题分析如下:课内阅读三个小题的得分率分别为90%、85.31%、72.69%,主要失分:第⑴题写出了翠鸟什么特点,学生没能抓住重点,有的写机灵的特点,有的写捉鱼的特点,有的写飞行的特点,第⑵题要求找出描写翠鸟捉鱼时动作的词语,大部分学生写的是句子,说明学生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第⑶题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用的很多,却不能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有的学生用很快、一下子等生活用语。 
课外阅读三个小题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8.44%、94.25%、41.19%、。第⑴题学生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竟然和果然这一对近义词,故丢分较多;第⑵题因为有提示,所以学生大体都能补充完整,只有少数学生把“坚持不懈”写成“坚持不解”;第⑶题得分率较低,许多学生对短文泛泛而读,对“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理解有点偏离,重点放在不能骄傲上,没有体现做任何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这一深刻的道理。 
3.失分原因 
其一,课内阅读题目就来自平时练习,课内应该有过训练。但学生理解不到位,知识点未落实,可见学生平时学得过死,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其二,学生对短文材料的把握不够准确,对相关信息的提取有误;其三,课外阅读面不广,阅读量少,阅读能力特别是阅读后的分析、提炼和概括能力离课标要求还有差距。可见,平时的语文教学还处于“新理念老教法”的状态,还未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这类实践还不够,也反映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教学方法与模式还可能偏于落后,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不容乐观。 
项目三:写作表达(占30%) 
1、试题用意: 
本次习作为二选一,第一个话题来源于课本中的习作,重在考查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第二个是想象作文,材料来源于课本中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保护周围环境”, 重在考查学生的合理的想像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无论学生选写哪一篇,考查重点都是是否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答题情况 
本次答题平均得分率为80.36%,相对较高。从阅卷情况看,部分学生选材新颖,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表达流畅。在表达上,大多数学生能自然分段。但从学生习作具体情况看,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值得在今后教学中关注。整体上呈现内容重复较多,思路狭窄的现象(选择母爱的很多,而且大多数是生病后得到母亲的照顾);部分学生事情叙述零碎,东拉西扯,前后事件毫无关联,甚至分几天来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2010—2011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质量分析》一文来自www.kmf8.com!http://www.kmf8.com

<

;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甚至没有使用标点符号的也大有人在;想像平淡或不合理,纯粹胡编乱造。 
3.失分原因 
写作的基础训练不足。事实上,这样开放的作文题,学生应该有很多内容可写。但是许多学生的作文还是反映出捕捉生活的精彩不足和积累写作素材能力的缺乏。基础训练不足更主要的表现是在语言表达上,如错字病句较多、语句不够通顺连贯、书写不够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这跟平时的作文教学过多强调不拘形式、自由想象而相对忽略写作基本功训练和语言训练有较大关系。 
三、问题及建议 
问   题   
从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到,我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问题一:学生总体水平不一,发展很不平衡 
中心小学、城区部分学校,由于教学班额过大,教师任务过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全市抽调学校49 所小学中低于平均分79.16    分的学校有 24  所。24所小学中中心小学占14所。49所小学中均分最高分89分,最低分55分,相差了40分。从《各小学抽调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后10%均分一览表》(三年级语文)(见教育信息网)可以看出,不仅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有校际之间的不平衡。教育发展的诸多不平衡对我市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 
问题二:忽视阅读能力提高,课堂质量意识淡化 
所有试题中,阅读的得分率是最低的。我们可以从试卷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中看到我们平时教学的弊端所在。问题主要出现在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不强,对文章的感悟理解不准确,暴露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于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引导重视不够,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提高。 
究其原因,一是学科功能削弱,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而淡化了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中不能比较好的统一起来;二是目标不明,指向单一,有的教师不能依据“三维”确定适当的课时教学目标;三是缺疑少问,肤浅整合,有的课堂上缺乏对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有意引导,对学科整合,抓不住切入点,挤占了语文学习的时间;四是模糊评价,一些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该给分的给分,不该奖励的奖励,表面上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是降低了质量标准…… 
问题三:缺乏大语文观,学生语言积累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师个人计划,教师个人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上一篇:2017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