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数学计划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全集» 正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全集

[10-20 00:41:51]   来源:http://www.kmf8.com  数学计划总结   阅读:8375
概要: 二、全册知识点概括 1、全册知识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薄弱部分 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1——9的口诀、乘除法计算、口诀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摸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薄弱部分:应用题(包括平均分除法、倍数、有余数的除法),辨认方向。 2、各部分知识进行概括和提炼 一).乘法 1、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 2、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 3、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乘法口诀(一)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全集,标签: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二、全册知识点概括
1、全册知识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薄弱部分 
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1——9的口诀、乘除法计算、口诀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摸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薄弱部分:应用题(包括平均分除法、倍数、有余数的除法),辨认方向。
2、各部分知识进行概括和提炼
一).乘法
1、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
2、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
3、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乘法口诀(一)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3)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认识除法
1.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平均分。(1)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2) 联系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3)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2.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1)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2)通过练习,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四).口诀求商
1、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着重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2、综合练习以除法口算为主,适当穿插乘法内容,起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教材还编排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全集》一文来自www.kmf8.com!http://www.kmf8.com

<

导学生及时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五).位置和方向
1、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关系。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生活空间里的东、南、西、北。
(2)借助肢体活动,学会辨认方向。
(3)从现实空间过渡到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
六).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1、让学生编乘法口诀,帮助记忆口诀。
2、引导学生主动地用口诀计算。
(1)主动计算表内乘法。
(2)主动计算表内除法。
(3)教学乘法和除法的竖式。
(4)教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
(5)在游戏中练习口算。
3、在计算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观察物体
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八)统计与可能性
   一是统计知识,学生掌握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二是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可能性”研究的是不确定现象,因为在不确定现象里,事情的发生会有两种或多种可能。通过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kmf8.com ]全面而仔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初步教学不确定现象,选择简单而有趣的事情作为研究对象。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积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试题,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6.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难点
1.熟记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的试题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促使数学思考,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的基本数学方法,形成必要的技能。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数学计划总结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