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地理计划总结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 正文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地理计划总结   阅读:8336
概要: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区域;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四大地理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了解各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能绘制某一地理事物略图,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港澳的促进作用;能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学会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以两个地区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说明支柱产业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学习,能在地图上认识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能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归纳出区域的重要气候特征,能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主要措施: 1、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 2、运用地理图表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标签:地理教学计划,地理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区域;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四大地理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了解各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能绘制某一地理事物略图,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港澳的促进作用;能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学会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以两个地区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说明支柱产业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学习,能在地图上认识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能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归纳出区域的重要气候特征,能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主要措施:
1、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
2、运用地理图表、实物、远程资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综合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4、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复习综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
5、注意章节小结、反思,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
三、远程教育课安排:
说明:具体上课时间,节次结合班级安排和远程资源情况确定。
第五章  第四周 
第六章  第九周
第七章  第十一周
第八章  第十七周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9/2——13

第五章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

2

16——20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

3

23——27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

4

2/3——6

章节复习、小结、测试

2

5

9——13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 [2] [3]  下一页


Tag:地理计划总结地理教学计划,地理教学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地理计划总结
上一篇: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