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 行( )辈 凫( )水 弥( )散
蕴( )藻( ) 乌桕( ) 絮( )叨 潺( )潺
支撑( ) 踱( )来踱去 纠( )葛
2.你能根据拼音填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偏pì( ) yuán( )故 欺wǔ( ) 宽wèi( )
dài( )慢 聚lǒnɡ( ) ménɡ( ) lónɡ( )
家juàn(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漂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弥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归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架、退、点、拔、磕”填入括号中。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 )前篙,阿发( )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 )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5.简答。
你是如何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6.给甲、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7.“甲”文主要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8.“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一句中“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9.“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里”一句中“他”指什么?
10.“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中为什么说山是“踊跃”的?
1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一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12.“乙”文中写渔夫喝采有何作用?
三、写作
13.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游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200字以上。
课文优化测控
16 社 戏
一、1.xǐnɡ hánɡ fú mí yùn zǎo jiù xù chán chēnɡ duó jiū
2.僻 缘 侮 慰 怠 拢 朦胧 眷
3.①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②(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③弥漫消散。 ④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4.拔 拔 点 磕 退 架
5.豆是普通的豆,戏也不怎么好看,这样写,为的是突出那夜的生活的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真挚情谊的怀念。
二、6.夏夜行船 月夜归航
7.视觉、听觉、嗅觉。衬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8.不能,“似乎”表示好像,并不是真的,而是人的主观感受,若去掉,语气就发生了变化。
9.笛声。
10.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既写出了航船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我”欢快的心情。
11.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12.用来烘托归航速度之快,也说明了孩子们驾船技巧娴熟。
三、13.例如:“挤油”: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跑进干冷的阳光里,站在教室前,跺跺脚,脚暖了,就沿墙根一字排开,中间站个大个,两边人数相等,一齐往中间挤,咬牙,弓腿,喊号子,挤掉了帽子是顾不及捡的,绷断了线做的腰带,也只能硬撑着,一来二去,身体就暖和起来,甚至冒出汗来。这种游戏,我们叫挤油。
17 安塞腰鼓
一、积累与运用
1.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亢( )奋 晦( )暗 羁( )绊
冗( )杂 蓦( )然 戛( )然而止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 藤野先生》练习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优化测控:《诗五首》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之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 ›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优化测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