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247
概要: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13.《理想》是诗人 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采用生动形象地比喻告诉我们理想是成功的保证,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要实现理想,就必须 。(2分)14.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6分)(1)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2)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15.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用了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4分)。16.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4分)。17.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共15分)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_______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_______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
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13.《理想》是诗人 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采用生动形象地比喻告诉我们理想是成功的保证,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要实现理想,就必须 。(2分)

14.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6分)

(1)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2)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15.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用了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4分)

16.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4分)

17.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共15分)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_______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_______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_______。”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_______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_______,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_______,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18.给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

19.解释下边两个词语。

心旷神怡: 。

得失之患: 。

20.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请试着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2分)

(2)从文中找出能反映“月亮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的语句并指出这些语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3)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患得患失心态迥然不同,你知道是哪一句吗?(2分)

(4)白兔得到月亮必然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2分)

21.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何谓寓言?(2分)

四、文言文阅读。(2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1分)

2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

, 。(4分)

2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人不知而不愠。(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4)其恕乎!( )

24.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 根据《〈论语〉十则》中句子的含义,把它们概括成成语。(6分)

(l)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 )

(2)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 ( )

(3)学习知识不感到满足。 ( )

(4)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 )

(5)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那里。 ( )

(6)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zhuó zǔ zǐ mǐn 玷 怡 厄 猝

2.D(A滕—腾B园—圆C消—销)

3.C 4.B 5.A

6. ⑴即,达到 ⑵举,全 ⑶故,旧的 ⑷齐,看齐 ⑸泯,灭 ⑹匪,非 不 ⑺愧,惭愧 ⑻旷,开阔

7. ⑴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⑵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⑶语言描写  ⑷行动描写

8. ⑴比喻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兔对月亮的喜爱。 ⑵拟人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行道树经受的痛苦,表现行道树的献身精神。 ⑶排比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9.示例:人生似一座高山,奋力登攀,才能体会困苦艰险。

10.(1)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2)青山郭外斜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潮平两岸阔(6)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D 12略

二、13.流沙河 不懈地奋斗 不断地攀登

14. 9.(1)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浪子回头金不换”。

(2)“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15.这四个比喻是连环的,再修辞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可见,这一节主要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16.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她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