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童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同学们,祝贺你顺利答完了全部试题。请认真复查试卷并写好班级姓名。也许你因个别试题不太有把握而心存遗憾,没关系,你还有很多机会修正它,只要你尽了努力,你就应该“为自己喝彩”!预祝下一个学期里有更可喜的长进!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25分,5题除外,其余每小题2分。)
1. 有体会、表达流畅,得2分。
2. (4分,各0.5分)(1)A. xiá B. jí C. zhù D. cuò
(2)骇 重 恍 籁
3. 枉费心机 前仰后合
4. C
5. (1)前后两问各1分,共2分;(2)两种方法各1.5分。
6. 答例:金钱可以买来大量的书籍,但买不来渊博的知识。
7. 答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童年》阿廖沙;《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等
8. D
9. (每句1分,共7分,略。)(4)题共4分,其中前4个空每两空占1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10分)
10. (4分,各0.5分)
正在,晒,啄住,鸟兽的嘴,就,对……说,放弃,通“擒”,捉住。
11. (4分,各2分)(略) 12. (2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与蚌两者相互钳制,互不相让,顾此失彼,使渔者得而并离之。
(二)(10分)
13. (2分)叙述了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发观它的经过。
14. (1分)……(12)//(13) ……(分二层)。
15. (2分)气温高;松脂不断溢出;小动物被松脂重重裹住;埋于地下一万年左右。
16. (2分)为后文写两个小动物被滴落的松脂重重包住作铺垫。
17. (3分,两题分值相同)(1)答例:①(举出语句1分,具体说明2分)“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此句借助合乎情理的想象,以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一万年前两只小生命在松脂的覆盖下骤然凝固的一刹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2)答例:远古时代就有蜘蛛、苍蝇那样的小生物;地球曾经发生过巨大的变迁,有的地方陆地变成了海洋;远古时代就有茂密的森林,有松树这样的树种。
(三)(8分)
18. (2分)崔琦为父母流泪;美国摄影师拍下感人的镜头。
19. (2分)答例:崔琦出乎意料的答话,使“我”为崔琦对父母的超越个人荣誉之上的挚爱深情所深深感动。
20. (2分)答例:文句的意思是,没有什么能比真情更感动人心的,它是超越于个人的成就、荣誉之上的世间最宝贵的爱心。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体观在崔琦身上的对亲人的挚爱深情的赞美
21. (2分)“一边是……答卷!”“古人云……淋漓尽致。”
(四)(7分)
22. (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答例:安静;长久相守;相亲相爱;和睦。
23. (2分)答例:因为在树木的家庭里,彼此和睦相处、团结而充满爱心,“遍地皆是,从不分离”;“用长长的枝条相互抚摸”;“和睦地低语”……没有喧嚣与浮躁,多了些安静与思考。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冷酷、喧闹、争吵与自私,作者认为这样的理想社会才是他“真正的家”。
24. (1)(3分)答例:例句“他们”“但是,在他们之间……地低语”作者把树木当作现实中的人来写,形象地描绘出树木之间的和睦关系,形象地表现它们相互的体贴与关爱;拟人化的语句着眼于人的行为特征,使人自然地联想到人类社会。
(2)(4分)作者从树木的特征或某种细节上自然地进行联想和想像,以寄予社会哲理、人生意义。文中“监视流云”、“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几乎学会了沉默”等语,表明“我”认为应该懂得观察变化以躲避侵害,懂得在大自然面前静静思考,懂得学习自然、体味自然和真正地融入自然。
相关推荐:
-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验卷
- ›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大全
- › 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初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上册课改工作计划
- › 新人教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课改计划
- › 初一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
- › 2016学年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验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验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验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测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