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举一个例子谈谈。(3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冰着——那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一头没进厨房间,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他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要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呢,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田里面锄草的,还没走到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6.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4分)
答:
17.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2分)
答:
18.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9.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答:
20.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答:
四、作文:(40分)
21、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有事件,有感悟;
2、事件要具体,感悟要有感而发,不矫揉造作。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009-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0-1-6
一、积累与运用:
1、喑 rùi 脆 2、(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1)这次社区活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了。 去掉“通过”或“使”
(2)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句末加“的认识”
4、参考课本184页。
5、示例:慢慢去熬 知其甘苦 用爱去搭建 坚不可摧
二、古诗文阅读:
(一)6、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二)7.(1)委:舍弃,丢下(2)引:拉(3)及:等到(4)乃:才
8.(1)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
9.(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
- 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