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伋开始去下属处巡视时,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郭伋象他们表示感谢。事情办完后,孩子们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什么时候再回来”郭伋告诉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
三、现代文阅读:
(一)10、【解析】抓住时间的词语“阳光下”。【答案】.D
11、心理描写
12、【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回答。
【答案】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渲染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13、【解析】扣住“摸摸”这个叠词作用回答。
【答案】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在特定情景下,更爱孙子。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14、【解析】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出表达作者的心理或感情。
【答案】“慢慢地”言其速度慢,“稳稳地”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走路很留神,体现了我和妻对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
15、【解析】结合实际谈谈【答案】略
(二)(16分)
16.(4分)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2分)一是指与母亲享受的美好时光。(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意思对即可)
18.(3分)景物(环境)描写;(1分)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我”轻松闲适的心情。(2分)
(第二问,答出“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意思的,也可得满分。)
19.(3分)“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挂果的喜爱;(2分)“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1分)
20.示例一:不能删去;(1分)正是这一人物是“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程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3分)
示例二:可以删去;(1分)删去后不影响清洁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3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四、作文:(40分)
21、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有事件,有感悟;
2、事件要具体,感悟要有感而发,不矫揉造作。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相关推荐:
- 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